中品·草部·括楼根
味苦寒。
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一名地楼。生川谷,及山阴。
《吴普》曰:括楼,一名泽巨,一名泽姑(《御览》)。
《名医》曰:一名果裸,一名天瓜,一名泽姑,实名黄瓜,二月八月,采根,暴干,三十日成,生宏农。
案《说文》云:(上芪下口),(上芪下口)蒌,果蓏也。《广雅》云:王白,(上艹下刀下贝)也。(党为王(上芪下口))《尔雅》云:果裸之实,括楼。郭璞云:今齐人呼之为天瓜。《毛诗》云:果裸之实,亦施于宇。《传》云:果裸,括楼也。吕氏春秋云:王善生。高诱云:善或作瓜,(左舌右瓜)(左娄右瓜)也。案吕氏春秋善字乃(上芪下口)之误。
白话文翻译:
中品·草部·括楼根
性味:味苦,性寒。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消渴(糖尿病等症状)、身体发热、烦闷、高热等症状,具有补虚、安中(调理脾胃)、续绝伤(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别名为“地楼”。生长在川谷和山阴地带。
《吴普》记载:括楼,又名“泽巨”、“泽姑”(见《御览》)。
《名医》记载:括楼又名“果裸”、“天瓜”、“泽姑”,果实名为“黄瓜”。在二月和八月采集根部,晒干,三十天后即可使用。主要产自宏农地区。
《说文》记载:括楼是一种果蓏(瓜类植物)。
《广雅》记载:括楼又称“王白”。
《尔雅》记载:括楼的果实称为“括楼”。郭璞注释说,齐地(今山东一带)人称其为“天瓜”。
《毛诗》记载:括楼的果实常挂在屋檐下。《传》解释说,果裸就是括楼。
《吕氏春秋》记载:王善生。高诱注释说,“善”字可能是“瓜”字的误写,指的是括楼。
解释:
这段内容主要介绍了中药“括楼根”的性味、功效、别名、生长环境以及相关的文献记载。括楼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补虚、安中、续绝伤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消渴、身热、烦闷等症状。它的别名有“地楼”、“泽巨”、“泽姑”、“果裸”、“天瓜”等,主要生长在川谷和山阴地带。文献中对其形态、产地、采集时间等也有详细记载,说明括楼根在古代中药学中具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