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草部·王孙
味苦平。
主五臧邪气,寒湿痹,四肢疼酸,膝冷痛。生川谷。
《吴普》曰:黄孙一名王孙,一名蔓延,一名公草,一名海孙,神农雷公苦无毒。黄帝甘无毒,生西海山谷,及汝南城郭垣下,蔓延,赤文,茎叶相当。(《御览》)
《名医》曰:吴名白功草,楚名王孙,齐名长孙,一名黄孙,一名黄昏,一名海孙,一名蔓延,生海西及汝南城郭下。
案陶宏景云:今方家皆呼王昏,又云壮蒙。
白话文翻译:
王孙
味道苦,性平。
主要治疗五脏的邪气,寒湿引起的痹症,四肢酸疼,膝盖冷痛。生长在山川和谷地。
《吴普》记载:
黄孙又名王孙,又名蔓延,又名公草,又名海孙。神农和雷公认为它味道苦,无毒。黄帝认为它味道甘,无毒。生长在西海的山谷以及汝南城郭的墙下,蔓延生长,有红色的纹路,茎和叶子相互对应。
《名医》记载:
在吴地被称为白功草,在楚地被称为王孙,在齐地被称为长孙。它还有别名黄孙、黄昏、海孙、蔓延。生长在海西和汝南城郭下。
陶宏景的注释:
现今的医家都称它为王昏,也有人称它为壮蒙。
解释:
- 药性:王孙味道苦,性平,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
- 主治:主要用于治疗五脏的邪气,寒湿引起的痹症(如关节疼痛、肌肉酸痛),四肢酸疼,以及膝盖冷痛。
- 别名:王孙有多种别名,如黄孙、蔓延、公草、海孙、白功草、长孙、黄昏等,说明它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
- 生长环境:主要生长在西海的山谷和汝南城郭的墙下,喜欢蔓延生长,茎叶相互对应,有红色纹路。
- 历史记载:古代医家如神农、雷公、黄帝等对王孙的药性有不同的看法,但都认为它无毒。陶宏景提到,当时的医家称它为王昏或壮蒙。
总结来说,王孙是一种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症和四肢疼痛,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它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名称,生长在山谷和城郭的墙下,古代医家对其药性有不同的描述,但都认为它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