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酬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士君子之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于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今人皆恕以适己而忍以制人,毋乃不可乎!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故语云﹕”人人道好,须防一人着脑;事事有功,须防一事不终。”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仍集。
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落落者,难合亦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是以君子宁以刚方见惮,毋以媚悦取容。
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之鼓畅庶类,不宜存半点隔阂之形;肝胆与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彻群品,不可作一毫暧昧之状。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且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工夫。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盂水同圆。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廉所以戒贪。我果不贪,又何必标一廉名,以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戒争。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的,以致暴客之弯弓。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君子严如介石而畏其难亲,鲜不以明珠为怪物而起按剑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鲜不以毒螫为甘饴而纵染指之欲。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涉世者宜蕃择之,慎毋贪黄雀而坠深井,舍隋珠而弹飞禽也。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解斗者助之以威,则怒气自平;惩贪者济之以欲,则利心反淡。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亦救时应变一权宜法也。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雪忿不若忍耻之为高。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若直节之为真。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先达笑弹冠,休向侯门轻曳裾;相知犹按剑,莫从世路暗投珠。
杨修之躯见杀于曹操,以露己之长也;韦诞之墓见伐于钟繇,以秘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望重缙绅,怎似寒微之颂德。朋来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探讨了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道理,以下是白话文翻译和解释:
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
- 翻译:做人要有坚定的原则,没有原则的人遇到事情就会动摇,怎能成为顶天立地的支柱?处事要灵活,不灵活就会处处碰壁,怎能成就扭转乾坤的大事业?
- 解释:强调做人要有坚定的原则,同时处事要灵活,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 翻译:做人要有坚定的原则,没有原则的人遇到事情就会动摇,怎能成为顶天立地的支柱?处事要灵活,不灵活就会处处碰壁,怎能成就扭转乾坤的大事业?
士君子之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于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 翻译:君子处世,不可轻易表露喜怒,喜怒无常,内心就会被人看透;对事物不可过分爱憎,爱憎太重,精神就会被外物所控制。
- 解释:告诫人们要控制情绪,不要轻易表露喜怒,也不要过分爱憎,以免被外物所左右。
- 翻译:君子处世,不可轻易表露喜怒,喜怒无常,内心就会被人看透;对事物不可过分爱憎,爱憎太重,精神就会被外物所控制。
倚高才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 翻译:倚仗才华而玩世不恭,背后要提防暗箭伤人;伪装厚道欺骗他人,面前恐怕会有照出内心的镜子。
- 解释:提醒人们不要自恃才华而玩世不恭,也不要伪装欺骗他人,因为真相终会暴露。
- 翻译:倚仗才华而玩世不恭,背后要提防暗箭伤人;伪装厚道欺骗他人,面前恐怕会有照出内心的镜子。
心体澄彻,常在明镜止水之中,则天下自无可厌之事;意气和平,常在丽日光风之内,则天下自无可恶之人。
- 翻译:内心清澈如明镜止水,天下就没有令人厌恶的事情;心平气和如丽日清风,天下就没有令人憎恶的人。
- 解释:保持内心的清澈和平和,就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世界和他人。
- 翻译:内心清澈如明镜止水,天下就没有令人厌恶的事情;心平气和如丽日清风,天下就没有令人憎恶的人。
当是非邪正之交,不可少迁就,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值利害得失之会,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 翻译:面对是非正邪,不可稍有迁就,迁就就会失去原则;面对利害得失,不可过于分明,过于分明就会产生私心。
- 解释:在是非问题上要坚持原则,但在利害得失上要适度,避免过于计较。
- 翻译:面对是非正邪,不可稍有迁就,迁就就会失去原则;面对利害得失,不可过于分明,过于分明就会产生私心。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萝茑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 翻译:苍蝇依附骏马,虽然快,但难逃跟在后面的羞耻;萝茑依附松树,虽然高,但难免攀附的耻辱。所以君子宁愿像风霜一样自立,也不愿像鱼鸟一样依附他人。
- 解释:告诫人们要自立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失去尊严。
- 翻译:苍蝇依附骏马,虽然快,但难逃跟在后面的羞耻;萝茑依附松树,虽然高,但难免攀附的耻辱。所以君子宁愿像风霜一样自立,也不愿像鱼鸟一样依附他人。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士君子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 翻译:对美丑太过分明,就难以与事物契合;对贤愚太过分明,就难以与人亲近。君子应该内心精明而外表浑厚,使美丑贤愚都能得到平衡,这才是真正的德行。
- 解释:强调做人要包容,不要过于苛求,才能与人和睦相处。
- 翻译:对美丑太过分明,就难以与事物契合;对贤愚太过分明,就难以与人亲近。君子应该内心精明而外表浑厚,使美丑贤愚都能得到平衡,这才是真正的德行。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为速者,多因速度而致迟,故君子以重持轻。
- 翻译:过分察察为明,反而会因明而生暗,所以君子以恬淡养智;过分追求速度,反而会因快而致慢,所以君子以稳重持轻。
- 解释: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求表面上的聪明和速度,要以恬淡和稳重来养智。
- 翻译:过分察察为明,反而会因明而生暗,所以君子以恬淡养智;过分追求速度,反而会因快而致慢,所以君子以稳重持轻。
士君子济人利物,宜居其实,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则德损;士大夫忧国为民,当有其心,不当有其语,有其语则毁来。
- 翻译:君子帮助他人,应注重实际,不应追求名声,追求名声就会损害德行;士大夫忧国忧民,应有真心,不应空谈,空谈就会招来非议。
- 解释:强调做事要注重实际,不要追求虚名,也不要空谈。
- 翻译:君子帮助他人,应注重实际,不应追求名声,追求名声就会损害德行;士大夫忧国忧民,应有真心,不应空谈,空谈就会招来非议。
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纵弛;处明庭检饰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个念头持到底,自然临小事如临大敌,坐密室若坐通衢。
- 翻译:遇到大事时矜持的人,小事上必定放纵;在明处检点的人,暗处必定放纵。君子只需坚持一个念头,自然能像对待大事一样对待小事,在密室中也能像在公开场合一样谨慎。
- 解释:告诫人们要始终如一,无论大小事都要谨慎对待。
- 翻译:遇到大事时矜持的人,小事上必定放纵;在明处检点的人,暗处必定放纵。君子只需坚持一个念头,自然能像对待大事一样对待小事,在密室中也能像在公开场合一样谨慎。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
- 翻译:让人当面称赞,不如让人背后不诋毁;让人初次交往时欢喜,不如让人长久相处时不厌烦。
- 解释:强调要注重长久的相处,而不是一时的赞美。
- 翻译:让人当面称赞,不如让人背后不诋毁;让人初次交往时欢喜,不如让人长久相处时不厌烦。
善启迪人心者,当因其所明而渐通之,毋强开其所闭;善移风化者,当因其所易而渐及之,毋轻矫其所难。
- 翻译:善于启迪人心的人,应根据对方明白的地方逐渐引导,不要强行打开对方封闭的地方;善于移风易俗的人,应根据容易的地方逐渐推进,不要轻易改变困难的地方。
- 解释:强调引导和改变要循序渐进,不要强行推进。
- 翻译:善于启迪人心的人,应根据对方明白的地方逐渐引导,不要强行打开对方封闭的地方;善于移风易俗的人,应根据容易的地方逐渐推进,不要轻易改变困难的地方。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 翻译:用彩笔在空中描绘,笔不落色,空中也不受染;用利刀割水,刀不损刃,水也不留痕。明白这个道理来处世,就能感与应都合适,心与境都忘怀。
- 解释:比喻做事要恰到好处,不留痕迹,心与境都能和谐。
- 翻译:用彩笔在空中描绘,笔不落色,空中也不受染;用利刀割水,刀不损刃,水也不留痕。明白这个道理来处世,就能感与应都合适,心与境都忘怀。
己之情欲不可纵,当用逆之之法以制之,其道只在一忍字;人之情欲不可拂,当用顺之之法以调之,其道只在一恕字。
- 翻译:自己的情欲不可放纵,应当用克制的方法来控制,关键在于一个“忍”字;他人的情欲不可拂逆,应当用顺应的方法来调节,关键在于一个“恕”字。
- 解释:强调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同时要理解和宽容他人的欲望。
- 翻译:自己的情欲不可放纵,应当用克制的方法来控制,关键在于一个“忍”字;他人的情欲不可拂逆,应当用顺应的方法来调节,关键在于一个“恕”字。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谓明;必胜非勇,能胜能不胜之谓勇。
- 翻译:过分察察不是明智,能察能不明察才是明智;必胜不是勇敢,能胜能不胜才是勇敢。
- 解释:强调明智和勇敢在于适度和灵活,而不是过分和极端。
- 翻译:过分察察不是明智,能察能不明察才是明智;必胜不是勇敢,能胜能不胜才是勇敢。
随时之内善救时,若和风之消酷暑;混俗之中能脱俗,似淡月之映轻云。
- 翻译:在随波逐流中善于把握时机,就像和风消除酷暑;在世俗中能超脱世俗,就像淡月映照轻云。
- 解释:强调在世俗中保持清醒和超脱,把握时机。
- 翻译:在随波逐流中善于把握时机,就像和风消除酷暑;在世俗中能超脱世俗,就像淡月映照轻云。
思入世而有为者,须先领得世外风光,否则无以脱垢浊之尘缘;思出世而无染者,须先谙尽世中滋味。否则无以持空寂之后苦趣。
- 翻译:想入世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先领略世外的风光,否则无法摆脱尘世的污浊;想出世而不被污染的人,必须先尝尽世间的滋味,否则无法持守空寂后的苦趣。
- 解释:强调入世和出世都需要有相应的经历和领悟。
- 翻译:想入世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先领略世外的风光,否则无法摆脱尘世的污浊;想出世而不被污染的人,必须先尝尽世间的滋味,否则无法持守空寂后的苦趣。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
- 翻译:与人交往,与其最后容易疏远,不如开始时难以亲近;处理事情,与其事后巧妙应对,不如事前笨拙地守住。
- 解释:强调在交往和处事上要注重开始和基础,而不是事后补救。
- 翻译:与人交往,与其最后容易疏远,不如开始时难以亲近;处理事情,与其事后巧妙应对,不如事前笨拙地守住。
酷烈之祸,多起于玩忽之人;盛满之功,常败于细微之事。
- 翻译:严重的灾祸,多起于玩忽职守的人;巨大的成功,常败于细微的疏忽。
- 解释:强调要注重细节,不要玩忽职守。
- 翻译:严重的灾祸,多起于玩忽职守的人;巨大的成功,常败于细微的疏忽。
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 翻译:功名富贵,从消亡处看究竟,贪恋自然减轻;逆境困穷,从起因处究由来,怨恨自然平息。
- 解释:强调要看透功名富贵的虚幻和逆境的起因,以减少贪恋和怨恨。
- 翻译:功名富贵,从消亡处看究竟,贪恋自然减轻;逆境困穷,从起因处究由来,怨恨自然平息。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 翻译:世间的事情要勇于担当,又要善于摆脱。不担当,就无法成就事业;不摆脱,就无法超脱世俗。
- 解释:强调在担当和超脱之间找到平衡。
- 翻译:世间的事情要勇于担当,又要善于摆脱。不担当,就无法成就事业;不摆脱,就无法超脱世俗。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
- 翻译:待人要留有余地,不尽的恩礼,可以维系人心;处事要留有余地,不尽的才智,可以提防不测。
- 解释:强调在待人处事上要留有余地,以应对变化。
- 翻译:待人要留有余地,不尽的恩礼,可以维系人心;处事要留有余地,不尽的才智,可以提防不测。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仍集。
- 翻译:了却心事自然了却事情,就像根拔而草不生;逃避世俗不逃避名声,就像膻味存在而蚊蚋仍聚集。
- 解释:强调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表面。
- 翻译:了却心事自然了却事情,就像根拔而草不生;逃避世俗不逃避名声,就像膻味存在而蚊蚋仍聚集。
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 翻译:来自敌人的箭容易躲避,来自恩人的戈难防;苦难时的坎容易逃过,快乐时的陷阱难脱。
- 解释:强调要警惕来自内部的伤害和快乐中的陷阱。
- 翻译:来自敌人的箭容易躲避,来自恩人的戈难防;苦难时的坎容易逃过,快乐时的陷阱难脱。
膻秽则蝇蚋丛嘬,芳馨则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业,亦不立芳名。只是元气浑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乐窝也。
- 翻译:污秽则苍蝇蚊蚋聚集,芳香则蜂蝶交侵。所以君子不做污秽的事,也不立芳香的名。只是元气浑然,不露锋芒,便是持身涉世的安乐窝。
- 解释:强调要保持本真,不要追求虚名和污秽。
- 翻译:污秽则苍蝇蚊蚋聚集,芳香则蜂蝶交侵。所以君子不做污秽的事,也不立芳香的名。只是元气浑然,不露锋芒,便是持身涉世的安乐窝。
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 翻译:从静中观察物动,在闲处看人忙,才能得到超尘脱俗的趣味;在忙中偷闲,在闹中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 解释:强调在忙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 翻译:从静中观察物动,在闲处看人忙,才能得到超尘脱俗的趣味;在忙中偷闲,在闹中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 翻译:博取千百人的欢心,不如化解一人的怨恨;追求千百事的荣耀,不如避免一件丑事。
- 解释:强调要注重实质,不要追求表面的欢心和荣耀。
- 翻译:博取千百人的欢心,不如化解一人的怨恨;追求千百事的荣耀,不如避免一件丑事。
落落者,难合亦难分;欣欣者,易亲亦易散。是以君子宁以刚方见惮,毋以媚悦取容。
- 翻译:孤傲的人,难合也难分;热情的人,易亲也易散。所以君子宁愿以刚正让人敬畏,也不以媚悦取悦他人。
- 解释:强调要保持独立和刚正,不要以媚悦取悦他人。
- 翻译:孤傲的人,难合也难分;热情的人,易亲也易散。所以君子宁愿以刚正让人敬畏,也不以媚悦取悦他人。
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之鼓畅庶类,不宜存半点隔阂之形;肝胆与天下相照,似秋月之洞彻群品,不可作一毫暧昧之状。
- 翻译: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鼓动万物,不应有半点隔阂;肝胆与天下相照,似秋月洞彻万物,不可有一丝暧昧。
- 解释:强调要与天下人和谐相处,肝胆相照,不要有隔阂和暧昧。
- 翻译:意气与天下相期,如春风鼓动万物,不应有半点隔阂;肝胆与天下相照,似秋月洞彻万物,不可有一丝暧昧。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且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 翻译:仕途虽然显赫,常思隐居的风味,权欲的念头自然减轻;世途虽然繁华,常思死后的光景,利欲之心自然淡薄。
- 解释:强调要淡泊名利,常思隐居和生死。
- 翻译:仕途虽然显赫,常思隐居的风味,权欲的念头自然减轻;世途虽然繁华,常思死后的光景,利欲之心自然淡薄。
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工夫。
- 翻译:鸿雁未到先拉弓,兔子已死再叫箭,都不是当机立断;风停时不起浪,到岸时便离船,才是了结的工夫。
- 解释:强调要把握时机,适时收手。
- 翻译:鸿雁未到先拉弓,兔子已死再叫箭,都不是当机立断;风停时不起浪,到岸时便离船,才是了结的工夫。
从热闹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除无限杀机;向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心肠,自培植许多生意。
- 翻译:在热闹场中说几句清冷的话,就能扫除无限杀机;在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的心肠,就能培植许多生机。
- 解释:强调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善良。
- 翻译:在热闹场中说几句清冷的话,就能扫除无限杀机;在寒微路上用一点赤热的心肠,就能培植许多生机。
随缘便是遣缘,似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若满月偕盂水同圆。
- 翻译:随缘便是遣缘,像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像满月与盂水同圆。
- 解释:强调随缘顺事,自然无事。
- 翻译:随缘便是遣缘,像舞蝶与飞花共适;顺事自然无事,像满月与盂水同圆。
淡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不然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一临机登坛,而上品禅师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 翻译:淡泊的操守,须从浓艳场中试炼;镇定的操守,还须在纷纭境上检验。否则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怕一临机登坛,上品禅师又成了下品俗士。
- 解释:强调淡泊和镇定需要在复杂环境中检验。
- 翻译:淡泊的操守,须从浓艳场中试炼;镇定的操守,还须在纷纭境上检验。否则操持未定,应用未圆,恐怕一临机登坛,上品禅师又成了下品俗士。
廉所以戒贪。我果不贪,又何必标一廉名,以来贪夫之侧目。让所以戒争。我果不争,又何必立一让的,以致暴客之弯弓。
- 翻译:廉洁是为了戒贪。我如果不贪,又何必标榜廉洁,引来贪夫的侧目。谦让是为了戒争。我如果不争,又何必标榜谦让,引来暴客的弯弓。
- 解释:强调廉洁和谦让要发自内心,不要标榜。
- 翻译:廉洁是为了戒贪。我如果不贪,又何必标榜廉洁,引来贪夫的侧目。谦让是为了戒争。我如果不争,又何必标榜谦让,引来暴客的弯弓。
无事常如有事时,提防才可以弥意外之变;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 翻译:无事时像有事时一样提防,才能避免意外;有事时像无事时一样镇定,才能化解危机。
- 解释:强调要时刻保持警惕和镇定。
- 翻译:无事时像有事时一样提防,才能避免意外;有事时像无事时一样镇定,才能化解危机。
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
- 翻译:处世想要人感恩,便是招怨之道;遇事为人除害,便是导利之机。
- 解释:强调不要为了感恩而做事,而是要为他人除害。
- 翻译:处世想要人感恩,便是招怨之道;遇事为人除害,便是导利之机。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则愆尤自少;应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则趣味常多。
- 翻译: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过错自然少;应事如流水落花悠然而逝,趣味自然多。
- 解释:强调持身要稳重,应事要自然。
- 翻译: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动,过错自然少;应事如流水落花悠然而逝,趣味自然多。
君子严如介石而畏其难亲,鲜不以明珠为怪物而起按剑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鲜不以毒螫为甘饴而纵染指之欲。
- 翻译:君子严厉如介石而让人敬畏,很少有人不以明珠为怪物而起按剑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让人喜欢,很少有人不以毒螫为甘饴而纵染指之欲。
- 解释:强调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君子让人敬畏,小人让人喜欢。
- 翻译:君子严厉如介石而让人敬畏,很少有人不以明珠为怪物而起按剑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让人喜欢,很少有人不以毒螫为甘饴而纵染指之欲。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纵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隐,虽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 翻译:遇事只要镇定从容,纵使纷乱如丝,终会理顺;待人没有半点矫伪欺隐,纵使狡猾如山鬼,也会献出诚意。
- 解释:强调镇定和真诚的重要性。
- 翻译:遇事只要镇定从容,纵使纷乱如丝,终会理顺;待人没有半点矫伪欺隐,纵使狡猾如山鬼,也会献出诚意。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 翻译:肝肠温暖如春风,虽囊中无钱,仍怜惜孤苦;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仍傲视王公。
- 解释:强调内心的温暖和骨气的重要性。
- 翻译:肝肠温暖如春风,虽囊中无钱,仍怜惜孤苦;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仍傲视王公。
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
- 翻译:占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
- 解释:强调不要贪图便宜和滋益,否则会受损害。
- 翻译:占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损。
涉世者宜蕃择之,慎毋贪黄雀而坠深井,舍隋珠而弹飞禽也。
- 翻译:涉世者应谨慎选择,不要贪图黄雀而坠入深井,舍弃隋珠而弹射飞禽。
- 解释:强调要谨慎选择,不要因小失大。
- 翻译:涉世者应谨慎选择,不要贪图黄雀而坠入深井,舍弃隋珠而弹射飞禽。
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之人;构千楹而招来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之士。
- 翻译:花费千金结交贤豪,不如倾半瓢粟米救济饥饿之人;建造千楹招来宾客,不如修葺数椽茅屋庇护孤寒之士。
- 解释:强调要注重实际帮助他人,而不是追求虚名。
- 翻译:花费千金结交贤豪,不如倾半瓢粟米救济饥饿之人;建造千楹招来宾客,不如修葺数椽茅屋庇护孤寒之士。
解斗者助之以威,则怒气自平;惩贪者济之以欲,则利心反淡。
- 翻译:调解争斗者助以威势,则怒气自平;惩处贪者济以欲望,则利心反淡。
- 解释:强调调解和惩处要讲究方法。
- 翻译:调解争斗者助以威势,则怒气自平;惩处贪者济以欲望,则利心反淡。
所谓因其势而利导之,亦救时应变一权宜法也。
- 翻译:所谓因势利导,也是救时应变的一种权宜之法。
- 解释:强调要因势利导,灵活应变。
- 翻译:所谓因势利导,也是救时应变的一种权宜之法。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雪忿不若忍耻之为高。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若直节之为真。
- 翻译:市恩不如报德厚道。雪忿不如忍耻高尚。要誉不如逃名适意。矫情不如直节真实。
- 解释:强调要注重厚道、高尚、适意和真实。
- 翻译:市恩不如报德厚道。雪忿不如忍耻高尚。要誉不如逃名适意。矫情不如直节真实。
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 翻译:挽救失败的事情,如驾驭临崖之马,不要轻易加鞭;图谋成功的事情,如挽上滩之舟,不要少划一桨。
- 解释:强调挽救和成功要谨慎和坚持。
- 翻译:挽救失败的事情,如驾驭临崖之马,不要轻易加鞭;图谋成功的事情,如挽上滩之舟,不要少划一桨。
先达笑弹冠,休向侯门轻曳裾;相知犹按剑,莫从世路暗投珠。
- 翻译:先达笑弹冠,不要向侯门轻易曳裾;相知犹按剑,不要从世路暗投珠。
- 解释:强调不要轻易依附权贵,也不要轻易信任他人。
- 翻译:先达笑弹冠,不要向侯门轻易曳裾;相知犹按剑,不要从世路暗投珠。
杨修之躯见杀于曹操,以露己之长也;韦诞之墓见伐于钟繇,以秘己之美也。故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 翻译:杨修被杀,因显露才华;韦诞墓被伐,因隐藏美名。所以哲士多隐藏才华,至人常谦逊美德。
- 解释:强调要隐藏才华,谦逊美德。
- 翻译:杨修被杀,因显露才华;韦诞墓被伐,因隐藏美名。所以哲士多隐藏才华,至人常谦逊美德。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奋迅,常患奋迅而成卤莽,故当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缩,故当振其惰气。
- 翻译:少年人,不怕他不奋发,常怕奋发而鲁莽,故应抑制躁心;老年人,不怕他不持重,常怕持重而退缩,故应振作惰气。
- 解释:强调要根据年龄特点调整心态。
- 翻译:少年人,不怕他不奋发,常怕奋发而鲁莽,故应抑制躁心;老年人,不怕他不持重,常怕持重而退缩,故应振作惰气。
望重缙绅,怎似寒微之颂德。朋来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 翻译:望重缙绅,怎比寒微之颂德。朋来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 解释:强调要注重实质的德行和亲情,而不是虚名和表面的友谊。
- 翻译:望重缙绅,怎比寒微之颂德。朋来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 翻译: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 解释:强调柔弱和圆融胜过刚强和偏执。
- 翻译: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 翻译:明白这个道理来处世,感与应都合适,心与境都忘怀。
- 解释:强调要明白道理,感与应都合适,心与境都忘怀。
- 翻译:明白这个道理来处世,感与应都合适,心与境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