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进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鼎镬可及宠利之流,必不可加飘然远引之士。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
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梁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昂藏老鹤虽饥,饮啄犹闲,肯同鸡鹜之营营而竞食?偃蹇寒松纵老,丰标自在,岂似桃李之灼灼而争妍!
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静处观人事,即伊吕之勋庸、夷齐之节义,无非大海浮沤;闲中玩物情,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吾性真如。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觇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
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席拥飞花落絮,坐林中锦绣团裀;炉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珑液髓。
逸态闲情,惟期自尚,何事处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买胭脂。
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得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得真意。吾人时时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
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
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
炮凤烹龙,放箸时与虀盐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共瓦砾何殊。
“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造花唤作小儿,切莫受渠戏弄;天地丸为大块,须要任我炉锤。
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闲。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解释
翻译与解释
1. 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
- 翻译:白天闲暇时,听到几声悠扬的鸟鸣,不觉间耳朵仿佛被彻底洗涤;夜晚宁静时,看到一片云彩舒展,顿时眼界变得开阔。
- 解释:在宁静的环境中,自然的声音和景象能够净化心灵,使人感到内心的平和与开阔。
2.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
- 翻译:世事如棋局,不执着于胜负才是真正的高手;人生如瓦盆,打破后才能看到真正的虚空。
- 解释:人生中的事物如同棋局,过于执着反而会失去真正的智慧。只有放下执着,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3. 龙可豢非真龙,虎可搏非真虎,故爵禄可饵荣进之辈,必不可笼淡然无欲之人;鼎镬可及宠利之流,必不可加飘然远引之士。
- 翻译:能被豢养的龙不是真龙,能被搏斗的虎不是真虎,因此爵禄可以吸引追求荣华的人,但无法束缚那些淡泊无欲的人;鼎镬可以触及追求名利的人,但无法加害那些超然物外的人。
- 解释:真正的高尚之人不会被外在的名利所束缚,他们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4.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 翻译:一场闲适的富贵,拼命争来,虽然得到了,但最终还是失去了;百年的美好光阴,匆忙度过,即使长寿也如同夭折。
- 解释:过度追求外在的富贵和名利,反而会失去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幸福。
5. 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
- 翻译:高车嫌地方偏僻,不如鱼鸟懂得亲近人。驷马喜欢高门,怎比得上莺花能够避开世俗。
- 解释:物质的奢华不如自然的亲近,真正的幸福在于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6. 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梁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 翻译:红烛燃尽,万般念头自然冷却;黄粱梦醒,整个人也如同浮云。
- 解释:当繁华落尽,一切欲望和追求都会变得虚无,人也会感到自身的渺小。
7.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 翻译:千载难逢的奇遇,不如一本好书和一位良友;一生的清福,只在一碗茶和炉烟的陪伴中。
- 解释: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简单的享受和与良友的交流。
8. 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造化氤氲,孰谓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盘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 翻译:在茅屋下诵读诗书,每天与圣贤对话,谁说贫穷是病?在酒樽边幕天席地,时刻与自然交融,谁说这不是禅?兴致来了,醉倒在落花前,天地就是我的被褥。在石头上静坐忘机,古今都如同蜉蝣。
- 解释:真正的幸福和智慧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9. 昂藏老鹤虽饥,饮啄犹闲,肯同鸡鹜之营营而竞食?偃蹇寒松纵老,丰标自在,岂似桃李之灼灼而争妍!
- 翻译:高贵的鹤虽然饥饿,但饮水啄食依然悠闲,怎会与鸡鸭争食?挺拔的松树虽然年老,但风姿依旧,怎会像桃李那样争艳?
- 解释:真正的高尚之人不会与世俗争名夺利,他们保持着自己的风骨和尊严。
10. 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 翻译:我们在花柳烂漫时感到适意,在笙歌热闹时感到有趣,这是自然的幻境,人心的浮躁。只有在草木凋零之后,在声音稀少、味道淡泊中,才能找到一些真谛,这才是天地的根本,人物的根基。
- 解释:真正的智慧和幸福在于在平淡中发现真谛,而不是在繁华中迷失自我。
11. 静处观人事,即伊吕之勋庸、夷齐之节义,无非大海浮沤;闲中玩物情,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吾性真如。
- 翻译:在静处观察人事,即使是伊尹、吕尚的功勋,伯夷、叔齐的节义,也不过是大海中的泡沫;在闲暇中玩味物情,即使是木石的偏枯、鹿豕的顽蠢,也都是我本性的真实。
- 解释:在宁静中观察世界,一切事物都显得微不足道,而真正的智慧在于发现内心的真实。
12.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 翻译:花开花谢,春天并不在意,不如意的事不要对人说;水暖水寒,鱼自己知道,心领神会的地方还是独自欣赏。
- 解释: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必对外人诉说,真正的理解和欣赏在于内心的感悟。
13. 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觇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
- 翻译:闲暇时观察扑向纸窗的苍蝇,笑那些痴人自找麻烦;静静地看着争巢的鹊鸟,感叹那些豪杰空逞英雄。
- 解释:在闲暇中观察自然,可以发现人们的愚昧和英雄的无谓。
14.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 翻译:看破有限的身躯,万境的尘缘自然平息;悟入无坏的境界,一轮心月独自明亮。
- 解释:真正的智慧在于看破物质的局限,进入无我的境界,内心才会明亮。
15. 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 翻译:木床石枕,冷清的家风,拥被时梦境也清爽;麦饭豆羹,淡泊的滋味,放下筷子时齿颊还留香。
- 解释:简单的生活也能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幸福感。
16. 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 翻译:谈论繁华而厌恶的人,可能见到繁华时反而喜欢;谈论淡泊而欣喜的人,可能身处淡泊时反而厌恶。必须扫除对浓淡的偏见,灭掉欣厌的情绪,才能忘记繁华而甘于淡泊。
- 解释:真正的淡泊在于放下对事物的偏见和情绪,才能真正享受内心的宁静。
17. “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 翻译:怀着“鸟惊心”“花溅泪”的热烈情感,如何能领会冷风月;只有“山写照”“水传神”,认识自己的真面目,才能摆脱虚幻的世界。富贵带来一生的宠荣,到死时反而增加了一个“恋”字,如同背负重担;贫贱带来一生的清苦,到死时反而摆脱了一个“厌”字,如同卸下枷锁。人如果能想到这一点,应当立即回头,放下贪恋,舒展愁苦的眉头。
- 解释:真正的解脱在于认清自己的真面目,放下对富贵的贪恋和对贫贱的厌恶。
18.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
- 翻译:人的生命,如同太仓中的一粒米,如同刺眼的电光,如同悬崖上的朽木,如同逝去的大海中的一波。知道这一点的人,怎能不悲伤?怎能不快乐?怎能不看清生命的短暂而怀有贪生的忧虑?怎能不看重生命而留下虚度一生的羞耻?
- 解释:生命的短暂和脆弱,让人既感到悲伤,也感到快乐,关键在于如何珍惜和利用有限的生命。
19. 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 翻译:鹬蚌相争,兔犬共死,冷静观察让人勇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适观察让我机心顿息。
- 解释:在冷静和闲适的观察中,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放下争斗和机心。
20.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 翻译:迷失时,乐境变成苦海,如同水凝结成冰;觉悟时,苦海变成乐境,如同冰融化成水。可见苦乐并非两种境界,迷悟并非两种心态,只在一念之间。
- 解释:苦与乐、迷与悟之间的转换,只在于一念之间的觉悟。
21.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 翻译:遍阅人情,才知道疏狂的可贵;尝尽世味,才知道淡泊的真实。
- 解释:经历过世事的复杂,才能真正体会到简单和淡泊的价值。
22. 地宽天高,尚觉鹏程之窄小;云深松老,方知鹤梦之悠闲。
- 翻译:地宽天高,尚且觉得鹏程的窄小;云深松老,才知道鹤梦的悠闲。
- 解释:在广阔的自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内心的悠闲和自由。
23. 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放手;一条竹杖挑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
- 翻译:两个空拳握住古今,握住了还要放手;一条竹杖挑起风月,挑到时也要放下。
- 解释: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握住了也要学会放手,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24. 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 翻译:台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起来无非是诗料;窗前一片浮青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
- 解释: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都是诗和禅的源泉,关键在于如何感悟。
25. 忽睹天际彩云,常疑好事皆虚事;再观山中闲木,方信闲人是福人。
- 翻译:忽然看到天际的彩云,常怀疑好事都是虚事;再看山中的闲木,才相信闲人是福人。
- 解释: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宁静和闲适,而不是外在的繁华。
26. 东海水曾闻无定波,世事何须扼腕?北邙山未省留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 翻译:东海的水曾听说没有定波,世事何必扼腕?北邙山未曾留下闲地,人生且自舒眉。
- 解释:世事无常,不必过于忧虑,应当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27. 天地尚无停息,日月且有盈亏,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暇逸乎?只是向忙里偷闲,遇缺处知足,则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造物不得与之论劳逸较亏盈矣!
- 翻译:天地尚且没有停息,日月且有盈亏,何况区区人世能事事圆满而时时闲暇?只是在忙碌中偷闲,在缺失处知足,那么操纵在我,作息自如,即使造物主也无法与我论劳逸较亏盈了!
- 解释:生活不可能事事圆满,关键在于在忙碌中学会偷闲,在缺失中学会知足,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生活。
28.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纯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 翻译:在霜天听到鹤鸣,在雪夜听到鸡叫,得到乾坤的清纯之气。在晴空看鸟飞,在活水观鱼戏,认识宇宙的活泼之机。
- 解释:在自然中,能够感受到天地的清纯和宇宙的活力。
29. 闲烹山茗听瓶声,炉内识阴阳之理;漫履楸枰观局戏,手中悟生杀之机。
- 翻译:闲暇时烹煮山茶,听瓶声,在炉内认识阴阳之理;漫步在楸枰旁观棋局,在手中领悟生杀之机。
- 解释: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能够领悟到深刻的哲理。
30. 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般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 翻译:在芳菲的园林中看蜜蜂忙碌,看破几般尘情世态;在寂寞的茅屋中观察燕子栖息,引起一种冷趣幽思。
- 解释:在自然中观察生活,能够看破世事的纷繁,引发内心的幽思。
31.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内,便宛然见万古圣贤之心,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 翻译:会心之处不在远方,得趣之处不在多少。在盆池拳石之间,居然有万里山川的气势;在片言只语之内,仿佛看到万古圣贤的心,这才是高士的眼界,达人的胸襟。
- 解释:真正的智慧和乐趣在于内心的感悟,而不在于外在的广阔和丰富。
32. 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偕松共瘦,知忧喜无由上眉。
- 翻译:心与竹一样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貌与松一样瘦,知道忧喜无法上眉。
- 解释:内心的空灵和外在的瘦削,让人超脱是非和忧喜,达到内心的宁静。
33.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威;食蔗能甘,甘余便生苦趣。何似养志于清修而炎凉不涉,栖心于淡泊而甘苦俱忘,其自得为更多也。
- 翻译:趋炎附势虽然温暖,但温暖后更觉得寒冷;吃甘蔗虽然甘甜,但甘甜后便生出苦趣。不如在清修中养志,不涉炎凉;在淡泊中栖心,忘记甘苦,这样自得更多。
- 解释: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清修和淡泊,而不是外在的温暖和甘甜。
34. 席拥飞花落絮,坐林中锦绣团裀;炉烹白雪清冰,熬天上玲珑液髓。
- 翻译:席上拥着飞花落絮,坐在林中的锦绣团裀上;炉中烹煮白雪清冰,熬制天上的玲珑液髓。
- 解释:在自然中享受简单的生活,能够感受到天地的精华。
35. 逸态闲情,惟期自尚,何事处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人怜,无劳多买胭脂。
- 翻译:逸态闲情,只期望自我崇尚,何必修边幅;清标傲骨,不愿被人怜悯,无需多买胭脂。
- 解释:真正的闲适和傲骨在于内心的自我崇尚,而不在于外在的修饰和怜悯。
36. 天地景物,如山间之空翠,水上之涟漪,潭中之云影,草际之烟光,月下之花容,风中之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天地间一妙境也。
- 翻译:天地的景物,如山间的空翠,水上的涟漪,潭中的云影,草际的烟光,月下的花容,风中的柳态。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足以悦人心目而豁人性灵。真是天地间的一妙境。
- 解释:自然的景物若有若无,半真半幻,最能愉悦人心,开阔性灵,是天地间的妙境。
37.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此是无彼无此得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此是彻上彻下得真意。吾人时时以此景象注之心目,何患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
- 翻译:“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这是无彼无此的真机。“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常与水相连”,这是彻上彻下的真意。我们时时将这些景象注入心目,何愁心思不活泼,气象不宽平!
- 解释:自然的景象能够激发内心的活泼和宽平,关键在于如何感悟和注入内心。
38. 鹤唳、雪月、霜天、想见屈大夫醒时之激烈;鸥眠、春风、暖日,会知陶处士醉里之风流。
- 翻译:鹤唳、雪月、霜天,让人想到屈原醒时的激烈;鸥眠、春风、暖日,让人理解陶渊明醉里的风流。
- 解释:自然的景象能够引发对历史和人物的联想,理解他们的精神和风骨。
39. 黄鸟情多,常向梦中呼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媚幽人。
- 翻译:黄鸟情多,常在梦中呼唤醉客;白云意懒,偏来僻处取悦幽人。
- 解释:自然的声音和景象能够引发内心的情感和幽思。
40. 栖迟蓬户,耳目虽拘而神情自旷;结纳山翁,仪文虽略而意念常真。
- 翻译:居住在蓬户中,耳目虽然受限,但神情自旷;结交山翁,仪文虽然简略,但意念常真。
- 解释:简单的生活和交往能够带来内心的旷达和真实。
41. 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
- 翻译:满室清风,满几月光,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时观妙道。
- 解释:在自然中,能够感受到天心的妙道,关键在于如何观察和感悟。
42. 炮凤烹龙,放箸时与虀盐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共瓦砾何殊。
- 翻译:炮凤烹龙,放下筷子时与虀盐无异;悬金佩玉,成灰处与瓦砾何殊。
- 解释:物质的奢华在最终都会归于平淡,关键在于如何看破和放下。
43. “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 翻译:“扫地白云来”,才着工夫便起障碍。“凿池明月入”,能空境界自生明。
- 解释:在修行中,过于执着反而会起障碍,只有放下执着,才能进入空明的境界。
44. 造花唤作小儿,切莫受渠戏弄;天地丸为大块,须要任我炉锤。
- 翻译:造花唤作小儿,切莫受他戏弄;天地为大块,须要任我炉锤。
- 解释:在创造和修行中,不要被外物所戏弄,而应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
45. 想到白骨黄泉,壮士之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之胸次亦闲。
- 翻译:想到白骨黄泉,壮士的肝肠自冷;坐老清溪碧嶂,俗流的胸次亦闲。
- 解释:想到生命的终结,壮士也会感到寒冷;在清溪碧嶂中静坐,俗流也会感到闲适。
46. 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 翻译:夜眠八尺,日啖二升,何须百般计较;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
- 解释:简单的生活无需过多计较,即使学识渊博,也未必能享受真正的清闲。
总结
这段文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中的点滴,传达了闲适生活的真谛。它强调在宁静中观察世界,放下执着和偏见,才能真正享受内心的平和与自由。通过感悟自然和生活的简单,能够看破世事的纷繁,进入无我的境界,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