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五络脉歌(医经小学)
人身络脉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为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名君须记。
白话文翻译:
人体的络脉共有十五条,我现在逐一为大家介绍:
1. 手太阴肺经的络脉是列缺,
2. 手少阴心经的络脉是通里,
3. 手厥阴心包经的络脉是内关,
4. 手太阳小肠经的络脉是支正,
5. 手阳明大肠经的络脉是偏历,
6. 手少阳三焦经的络脉是外关,
7. 足太阳膀胱经的络脉是飞扬,
8. 足阳明胃经的络脉是丰隆,
9. 足少阳胆经的络脉是光明,
10. 足太阴脾经的络脉是公孙,
11. 足少阴肾经的络脉是大钟,
12. 足厥阴肝经的络脉是蠡沟,
13. 阳督脉的络脉是长强,
14. 阴任脉的络脉是尾翳,
15. 脾经的大络脉是大包。
这十五条络脉的名称,大家一定要记住。
解释:
这段内容出自《针灸大成》卷七的“十五络脉歌”,主要介绍了人体十五络脉的名称及其所属的经络。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每条络脉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位置,掌握这些络脉对于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列缺:位于手太阴肺经,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等肺系疾病。
- 通里:位于手少阴心经,常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等心系疾病。
- 内关:位于手厥阴心包经,常用于治疗心痛、胸闷等心包疾病。
- 支正:位于手太阳小肠经,常用于治疗肩背痛、耳聋等小肠经疾病。
- 偏历:位于手阳明大肠经,常用于治疗牙痛、咽喉肿痛等大肠经疾病。
- 外关:位于手少阳三焦经,常用于治疗头痛、耳鸣等三焦经疾病。
- 飞扬: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常用于治疗腰痛、腿痛等膀胱经疾病。
- 丰隆:位于足阳明胃经,常用于治疗胃痛、呕吐等胃经疾病。
- 光明:位于足少阳胆经,常用于治疗目赤、胁痛等胆经疾病。
- 公孙:位于足太阴脾经,常用于治疗腹痛、腹泻等脾经疾病。
- 大钟:位于足少阴肾经,常用于治疗遗精、尿频等肾经疾病。
- 蠡沟:位于足厥阴肝经,常用于治疗疝气、月经不调等肝经疾病。
- 长强:位于阳督脉,常用于治疗腰脊痛、痔疮等督脉疾病。
- 尾翳:位于阴任脉,常用于治疗腹痛、月经不调等任脉疾病。
- 大包:是脾经的大络脉,常用于治疗全身疼痛、肌肉无力等脾经疾病。
掌握这些络脉的名称和位置,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医经络理论,进行有效的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