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其法如甲丙戊庚壬为阳日,乙丁己辛癸为阴日,以日时干支算计何数,阳日除九数,阴日除六数,阳日多,或一九、二九、三九、四九;阴日多,或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剩下若干,同配卦数日时,得何卦,即知何穴开矣。
假如甲子日、戊辰时,以日上甲得十数,子得七数,以时上戊得五数,辰得五数,共成二十七数,此是阳日。以九除去,二九一十八,余有九数,合离卦,即列缺穴开也。假如乙丑日、壬午时,以日上乙为九,丑为十,以时上壬为六,午为九,共成三十四数。此是阴日,以六除去,五六三十数,零下四数,合巽四,即临泣穴开也。余仿此。
八法逐日计数表:
八法逐日计数表
亥子(丙辛)→丑(甲己)→寅卯(丁壬)→辰(甲己)→巳午(戊癸)→未(甲己)→申酉(乙庚)→戌(甲己)→亥子(丙辛)
《针灸大成》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一种根据日时干支来计算穴位开启的方法。以下是对该内容的翻译和解释:
翻译
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
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顺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其法如甲丙戊庚壬为阳日,乙丁己辛癸为阴日,以日时干支算计何数,阳日除九数,阴日除六数,阳日多,或一九、二九、三九、四九;阴日多,或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剩下若干,同配卦数日时,得何卦,即知何穴开矣。
假如甲子日、戊辰时,以日上甲得十数,子得七数,以时上戊得五数,辰得五数,共成二十七数,此是阳日。以九除去,二九一十八,余有九数,合离卦,即列缺穴开也。假如乙丑日、壬午时,以日上乙为九,丑为十,以时上壬为六,午为九,共成三十四数。此是阴日,以六除去,五六三十数,零下四数,合巽四,即临泣穴开也。余仿此。
八法逐日计数表:
亥子(丙辛)→丑(甲己)→寅卯(丁壬)→辰(甲己)→巳午(戊癸)→未(甲己)→申酉(乙庚)→戌(甲己)→亥子(丙辛)
解释
干支对应数字:
- 甲、己对应子、午,数字为9。
- 乙、庚对应丑、未,数字为8。
- 丙、辛对应寅、申,数字为7。
- 丁、壬对应卯、酉,数字为6。
- 戊、癸对应辰、戌,数字为5。
- 巳、亥单独对应,数字为4。
- 甲、己对应子、午,数字为9。
阳日与阴日:
- 阳日包括甲、丙、戊、庚、壬。
- 阴日包括乙、丁、己、辛、癸。
- 阳日包括甲、丙、戊、庚、壬。
计算方法:
- 对于阳日,将日时干支对应的数字相加,然后除以9,余数对应卦数,从而确定开启的穴位。
- 对于阴日,将日时干支对应的数字相加,然后除以6,余数对应卦数,从而确定开启的穴位。
- 对于阳日,将日时干支对应的数字相加,然后除以9,余数对应卦数,从而确定开启的穴位。
举例说明:
- 甲子日、戊辰时:
- 甲对应10,子对应7,戊对应5,辰对应5,总和为27。
- 27是阳日,除以9,余数为9,对应离卦,即列缺穴开启。
- 甲对应10,子对应7,戊对应5,辰对应5,总和为27。
- 乙丑日、壬午时:
- 乙对应9,丑对应10,壬对应6,午对应9,总和为34。
- 34是阴日,除以6,余数为4,对应巽卦,即临泣穴开启。
- 乙对应9,丑对应10,壬对应6,午对应9,总和为34。
- 甲子日、戊辰时:
八法逐日计数表:
- 表中列出了每日对应的干支和数字,用于计算穴位开启。
- 表中列出了每日对应的干支和数字,用于计算穴位开启。
总结
该方法通过日时干支对应的数字,结合阳日除9、阴日除6的规则,计算出余数,从而确定开启的穴位。这种方法在古代针灸中被用于选择最佳的穴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