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八法歌
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按灵龟飞腾图有二,人莫适从,今取其效验者录之耳。
《针灸大成》卷五中的“八法歌”是一首关于针灸穴位的歌诀,它通过八卦的象征来对应人体的八个重要穴位。以下是该歌诀的白话文翻译及其解释:
白话文翻译:
坎卦(代表北方和水)对应的是申脉穴,
照海穴对应的是坤卦(代表西南和地),
震卦(代表东方和雷)对应的是外关穴,
巽卦(代表东南和风)对应的是临泣穴,
乾卦(代表西北和天)对应的是公孙穴,
兑卦(代表西方和泽)对应的是后溪穴,
艮卦(代表东北和山)对应的是内关穴,
离卦(代表南方和火)对应的是列缺穴。
根据灵龟飞腾图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人们不知道该遵循哪一种,现在选择其中有效验的记录下来。
解释:
这首“八法歌”是将八卦(坎、坤、震、巽、乾、兑、艮、离)与人体穴位相对应的一种方法。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代表了宇宙间的八种基本力量和现象。在针灸学中,通过将八卦与特定的穴位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些穴位的作用和位置。
歌诀中的每个卦象对应一个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在针灸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坎卦对应申脉穴,这个穴位可能与调节水液代谢有关;坤卦对应照海穴,可能与调节脾胃功能有关,以此类推。
“灵龟飞腾图”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针灸图谱,它展示了穴位的位置和相互关系。由于存在两种不同的版本,作者选择了其中一种他认为更有效的方法来记录和传授。
总的来说,这首“八法歌”是针灸学中的一个记忆工具,它将深奥的八卦理论与实际的针灸穴位结合起来,便于学习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