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妇人门
月脉不调:气海中极带脉(一壮)肾俞三阴交。
月事不利:足临泣三阴交中极。
过时不止:隐白。
下经若冷,来无定时:关元。
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
血崩:气海大敦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中极。
瘕聚:关元。
赤白带下:带脉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三十壮)
小腹坚:带脉。
绝子:商丘中极。
因产恶露不止:气海关元。
产后诸病:期门。
乳痈:下廉三里侠溪鱼际委中足临泣少泽。
乳肿痛:足临泣。
难产:合谷(补)三阴交(泻)太冲。
横生死胎:太冲合谷三阴交。
横生手先出:右足小趾尖(灸三壮立产,炷如小麦大)。
子上逼心,气闷欲绝:巨阙合谷(补)三阴交(泻)如子手掬母心,生下男左女右手心,有针痕可验,不然,在人中或脑后有针痕。
产后血晕不识人:支沟三里三阴交。
坠胎后,手足如冰,厥逆:肩井(五分,若觉闷乱,急补三里)。
胎衣不下:中极肩井。
阴挺出:曲泉照海大敦。
无乳:膻中(灸)少泽(补)此二穴神效。
血块:曲泉复溜三里气海丹田三阴交。
妇人经事正行,与男子交,日渐羸瘦,寒热往来,精血相竞:百劳肾俞风门中极气海三阴交若以前症,作虚劳治者,非也。
女子月事不来,面黄干呕,妊娠不成:曲池支沟三里三阴交。
经水过多:通里行间三阴交。
欲断产:灸右足内踝上一寸,合谷。
又一法:灸脐下二寸三分,三壮,肩井。
一切冷惫:灸关元。
不时漏下:三阴交。
月水不调,因结成块:针间使。
《针灸大成》卷八·妇人门的内容主要涉及女性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以下是白话文翻译及解释:
1. 月经不调
- 穴位:气海、中极、带脉(灸一壮)、肾俞、三阴交。
- 解释:月经不调可以通过针灸气海、中极、带脉(灸一壮)、肾俞和三阴交来调理。这些穴位有助于调节气血,改善月经周期。
2. 月经不畅
- 穴位:足临泣、三阴交、中极。
- 解释:月经不畅时,可以针灸足临泣、三阴交和中极,帮助疏通经络,促进月经正常排出。
3. 月经不止
- 穴位:隐白。
- 解释:如果月经持续时间过长,可以针灸隐白穴,帮助止血。
4. 下腹部冷,月经不定期
- 穴位:关元。
- 解释:下腹部感觉冷且月经不规律时,可以针灸关元穴,温煦下焦,调节月经周期。
5. 女性漏下不止
- 穴位:太冲、三阴交。
- 解释:女性阴道出血不止时,可以针灸太冲和三阴交,帮助止血。
6. 血崩
- 穴位:气海、大敦、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中极。
- 解释:血崩(大量出血)时,可以针灸气海、大敦、阴谷、太冲、然谷、三阴交和中极,帮助止血和调理气血。
7. 瘕聚
- 穴位:关元。
- 解释:瘕聚(腹部肿块)时,可以针灸关元穴,帮助消散肿块。
8. 赤白带下
- 穴位:带脉、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间使(灸三十壮)。
- 解释:赤白带下(白带异常)时,可以针灸带脉、关元、气海、三阴交、白环俞和间使(灸三十壮),帮助调理带下。
9. 小腹坚硬
- 穴位:带脉。
- 解释:小腹感觉坚硬时,可以针灸带脉,帮助软坚散结。
10. 不孕
- 穴位:商丘、中极。
- 解释:不孕时,可以针灸商丘和中极,帮助调理生殖系统。
11. 产后恶露不止
- 穴位:气海、关元。
- 解释:产后恶露不止时,可以针灸气海和关元,帮助止血。
12. 产后诸病
- 穴位:期门。
- 解释:产后出现各种不适时,可以针灸期门,帮助调理身体。
13. 乳痈
- 穴位:下廉、三里、侠溪、鱼际、委中、足临泣、少泽。
- 解释:乳痈(乳腺炎)时,可以针灸下廉、三里、侠溪、鱼际、委中、足临泣和少泽,帮助消肿止痛。
14. 乳房肿痛
- 穴位:足临泣。
- 解释:乳房肿痛时,可以针灸足临泣,帮助缓解疼痛。
15. 难产
- 穴位:合谷(补)、三阴交(泻)、太冲。
- 解释:难产时,可以针灸合谷(补)、三阴交(泻)和太冲,帮助促进分娩。
16. 横生死胎
- 穴位:太冲、合谷、三阴交。
- 解释:胎儿横位或死胎时,可以针灸太冲、合谷和三阴交,帮助调整胎位或促进死胎排出。
17. 横生手先出
- 穴位:右足小趾尖(灸三壮,炷如小麦大)。
- 解释:胎儿横位且手先出时,可以在右足小趾尖灸三壮(炷如小麦大),帮助顺利分娩。
18. 胎儿上逼心,气闷欲绝
- 穴位:巨阙、合谷(补)、三阴交(泻)。
- 解释:胎儿上逼心脏,导致气闷欲绝时,可以针灸巨阙、合谷(补)和三阴交(泻),帮助缓解症状。
19. 产后血晕不识人
- 穴位:支沟、三里、三阴交。
- 解释:产后血晕(昏迷)时,可以针灸支沟、三里和三阴交,帮助苏醒。
20. 坠胎后手足如冰,厥逆
- 穴位:肩井(五分,若觉闷乱,急补三里)。
- 解释:坠胎后手足冰冷、厥逆时,可以针灸肩井(五分),若感觉闷乱,则急补三里,帮助恢复体温。
21. 胎衣不下
- 穴位:中极、肩井。
- 解释:胎衣不下时,可以针灸中极和肩井,帮助排出胎衣。
22. 阴挺出
- 穴位:曲泉、照海、大敦。
- 解释:阴挺(子宫脱垂)时,可以针灸曲泉、照海和大敦,帮助复位。
23. 无乳
- 穴位:膻中(灸)、少泽(补)。
- 解释:无乳时,可以灸膻中和补少泽,帮助催乳。
24. 血块
- 穴位:曲泉、复溜、三里、气海、丹田、三阴交。
- 解释:血块(血瘀)时,可以针灸曲泉、复溜、三里、气海、丹田和三阴交,帮助活血化瘀。
25. 经期与男子交,日渐羸瘦,寒热往来
- 穴位:百劳、肾俞、风门、中极、气海、三阴交。
- 解释:经期与男子交合后,日渐消瘦,寒热往来时,可以针灸百劳、肾俞、风门、中极、气海和三阴交,帮助调理身体。
26. 女子月经不来,面黄干呕,妊娠不成
- 穴位:曲池、支沟、三里、三阴交。
- 解释:女子月经不来,面黄干呕,妊娠不成时,可以针灸曲池、支沟、三里和三阴交,帮助调理月经和妊娠。
27. 经水过多
- 穴位:通里、行间、三阴交。
- 解释:经水过多时,可以针灸通里、行间和三阴交,帮助减少经量。
28. 欲断产
- 穴位:灸右足内踝上一寸,合谷。
- 解释:想要终止妊娠时,可以在右足内踝上一寸处灸合谷,帮助终止妊娠。
29. 不时漏下
- 穴位:三阴交。
- 解释:不时漏下(阴道不时出血)时,可以针灸三阴交,帮助止血。
30. 月水不调,因结成块
- 穴位:针间使。
- 解释:月经不调且形成血块时,可以针灸间使,帮助调理月经和消散血块。
31. 一切冷惫
- 穴位:灸关元。
- 解释:一切冷惫(身体虚弱寒冷)时,可以灸关元,帮助温煦身体。
32. 不时漏下
- 穴位:三阴交。
- 解释:不时漏下(阴道不时出血)时,可以针灸三阴交,帮助止血。
33. 月水不调,因结成块
- 穴位:针间使。
- 解释:月经不调且形成血块时,可以针灸间使,帮助调理月经和消散血块。
总结:
《针灸大成》卷八·妇人门详细记录了针对女性各种疾病的针灸治疗方法,涵盖了月经不调、不孕、产后病、乳腺疾病等多个方面。这些治疗方法通过针灸特定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帮助女性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