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内八段锦
红净为安不用惊,若逢红黑便难宁,更加红乱青尤甚,取下风痰病立轻。
赤色微轻是外惊,若如米粒势难轻,红散多因乘怒乱,更加搐搦实难平。
小儿初诞月腹病,两眉颦号作盘肠,泣时啼哭又呻吟,急宜施法行功作。
小儿初诞日,肌体瘦尪羸,秃发毛稀少,元因是鬼胎。

《针灸大成》卷十·内八段锦的内容翻译为白话文如下:

  1. 红净为安不用惊,若逢红黑便难宁,更加红乱青尤甚,取下风痰病立轻。
    如果皮肤呈现纯净的红色,表示身体健康,无需惊慌;但如果红色中夹杂黑色,则表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引起重视;如果红色杂乱且伴有青色,病情更为严重,此时通过针灸或药物祛除风痰,病情会迅速缓解。

  2. 赤色微轻是外惊,若如米粒势难轻,红散多因乘怒乱,更加搐搦实难平。
    皮肤呈现轻微的红色,通常是由于外感惊吓所致;但如果红色像米粒一样密集,则表示病情较重;红色散乱多是因为情绪激动或愤怒引起,如果还伴有抽搐症状,病情会更加难以控制。

  3. 小儿初诞月腹病,两眉颦号作盘肠,泣时啼哭又呻吟,急宜施法行功作。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如果出现腹痛,表现为眉头紧皱、啼哭不止并伴有呻吟声,这可能是盘肠气痛的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小儿初诞日,肌体瘦尪羸,秃发毛稀少,元因是鬼胎。
    如果新生儿出生时身体瘦弱、毛发稀少,这可能是由于“鬼胎”(即先天不足或胎中发育不良)所致。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通过观察皮肤颜色和新生儿的身体状况来判断病情,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1. 颜色与病情:红色通常表示热症或外感,但如果红色中夹杂黑色或青色,则表示病情较重,可能与风痰或内伤有关。
2. 新生儿病症:新生儿的腹痛和啼哭可能是盘肠气痛的表现,需要及时治疗;而先天瘦弱、毛发稀少则可能与胎中发育不良有关。
3. 治疗原则:通过针灸或药物祛除风痰、调理气血,可以有效缓解病情。

这段内容体现了中医通过望诊(观察体表颜色和形态)来判断病情,并结合针灸和药物进行治疗的传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