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手法歌
心经有热作痰迷,天河水过作洪池,肝经有病儿多闷,推动脾土病即除。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肺经受风咳嗽多,即在肺经久按摩。肾经有病小便涩,推动肾水即救得,小肠有病气来攻,板门横门推可通。用心记此精宁穴,看来危症快如风。胆经有病口作苦,好将妙法推脾土,大肠有病泄泻多,脾土大肠久搓摩。膀胱有病作淋疴,肾水八卦运天河,胃经有病呕逆多,脾土肺经推即和。三焦有病寒热魔,天河过水莫蹉跎。命门有病元气亏,脾上大肠八卦推,仙师授我真口诀,愿把婴儿寿命培。
五脏六腑受病源,须凭手法推即痊,俱有下数不可乱,肺经病掐肺经边。心经病掐天河水,泻掐大肠脾土全,呕掐肺经推三关,目昏须掐肾水添。再有横纹数十次,天河兼之功必完,头痛推取三关穴,再掐横纹天河连。又将天心揉数次,其功效在片时间,齿痛须揉肾水穴,颊车推之自然安。鼻塞伤风天心穴,总筋脾土推七百,耳聋多因肾水亏,掐取肾水天河穴。阳池兼行九百功,后掐耳珠旁下侧。咳嗽频频受风寒,先要汗出沾手边,次掐肺经横纹内,干位须要运周环。心经有热运天河,六腑有热推本科,饮食不进推脾土,小水短少掐肾多。大肠作泻运多移,大肠脾土病即除,次取天门入虎口,揉脐龟尾七百奇。肚痛多因寒气攻,多推三关运横纹,脐中可揉数十下,天门虎口法皆同。一去火眼推三关,一百二十数相连,六腑退之四百下,再推肾水四百完,兼取天河五百遍,终补脾土一百全。口传笔记推摩诀,付与人间用意参。

《针灸大成》卷十·手法歌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推拿按摩的手法来治疗小儿疾病。以下是白话文翻译及解释:

翻译:

  1. 心经有热,痰迷心窍:如果心经有热,导致痰迷心窍,可以通过推拿天河水(穴位)来缓解。
  2. 肝经有病,小儿多闷:如果肝经有病,小儿会感到胸闷,可以通过推拿脾土(穴位)来治疗。
  3. 脾经有病,食欲不振:如果脾经有病,小儿会食欲不振,推拿脾土(穴位)会有很好的效果。
  4. 肺经受风,咳嗽多:如果肺经受风,小儿会咳嗽频繁,可以通过长时间推拿肺经来缓解。
  5. 肾经有病,小便不畅:如果肾经有病,小儿会小便不畅,推拿肾水(穴位)可以缓解。
  6. 小肠有病,气攻:如果小肠有病,气攻,可以通过推拿板门、横门(穴位)来疏通。
  7. 胆经有病,口苦:如果胆经有病,小儿会口苦,可以通过推拿脾土(穴位)来治疗。
  8. 大肠有病,泄泻多:如果大肠有病,小儿会频繁泄泻,可以通过长时间推拿脾土和大肠(穴位)来缓解。
  9. 膀胱有病,淋疴:如果膀胱有病,小儿会有淋疴(尿路感染),可以通过推拿肾水、八卦、天河(穴位)来治疗。
  10. 胃经有病,呕吐多:如果胃经有病,小儿会频繁呕吐,可以通过推拿脾土、肺经来缓解。
  11. 三焦有病,寒热交替:如果三焦有病,小儿会寒热交替,可以通过推拿天河(穴位)来治疗。
  12. 命门有病,元气亏:如果命门有病,小儿会元气亏虚,可以通过推拿脾土、大肠、八卦(穴位)来治疗。

解释:

这段内容主要是通过推拿按摩的手法来治疗小儿的各种疾病。具体方法是通过推拿不同的穴位来调节相应的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如:
- 天河水:用于治疗心经有热、痰迷心窍。
- 脾土:用于治疗肝经有病、脾经有病、胆经有病、大肠有病、胃经有病等。
- 肾水:用于治疗肾经有病、膀胱有病、耳聋等。
- 肺经:用于治疗肺经受风、咳嗽、呕吐等。
- 大肠:用于治疗大肠有病、泄泻等。
- 八卦:用于治疗膀胱有病、命门有病等。
- 天河:用于治疗三焦有病、寒热交替等。

这些手法歌诀是古代医家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现代医学在治疗小儿疾病时,也可以参考这些传统推拿手法,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行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