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阴符七术·损兑法灵蓍
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 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悦者,知之也。损者,行之也。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之辞。故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故辞不烦而心不虚,志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因自然之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是谓大功。益之损之,皆为之辞。用分威散势之权,以见其悦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誓若决水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解释
白话文翻译:
损兑是指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事情有时会偶然发生,事物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关键时刻的动向,必须仔细观察。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等待有德之人的出现,通过言辞来观察对方,判断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悦(兑)是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知,损(损)是指采取行动。通过损和兑的方式,如果发现事物有不可行之处,圣人不会为其辩解。所以,智者不会因为自己的言辞而忽视他人的意见,言辞不繁琐而内心不空虚,志向不乱而意念不偏邪。在面对难易之事时,先分析其难易程度,然后制定策略;遵循自然之道来作为行动的依据。圆滑的人不会轻易行动,方正的人不会轻易停止,这就是大功。无论是增益还是减损,都要为其找到合适的言辞。运用分散威势和凝聚力量的权谋,来展示其威势,从而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因此,善于损兑的人,就像在千仞高的堤坝上决水,或在万仞深的山谷中转动圆石。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在关键时刻如何做出决断的方法,即“损兑”。损兑的核心在于观察、分析和行动的结合。首先,要仔细观察事物的动向,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的变化。圣人通过无为的态度,等待合适的时机,并通过言辞来判断事物的可行性。悦(兑)代表对事物的了解和认知,损(损)则代表采取行动。如果发现事物不可行,圣人不会为其辩解,而是果断放弃。
智者不会因为自己的言辞而忽视他人的意见,言辞简洁明了,内心不空虚,志向不乱,意念不偏邪。在面对困难或容易的事情时,先分析其难易程度,然后制定相应的策略。行动要遵循自然之道,顺应形势。圆滑的人不会轻易行动,方正的人不会轻易停止,这样才能取得大功。
无论是增益还是减损,都要为其找到合适的言辞,并通过分散威势和凝聚力量的权谋来展示其威势,从而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善于损兑的人,就像在千仞高的堤坝上决水,或在万仞深的山谷中转动圆石,这种决断力和行动力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总结:
这段文字强调了在关键时刻如何通过观察、分析和行动来做出决断。损兑的核心在于顺应自然之道,遵循形势,果断行动,既不盲目也不犹豫。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