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壶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以请。”宾曰:“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宾再拜受,主人般还,曰:“辟。”主人阼阶上拜送,宾般还,曰:“辟。”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宾就筵。
司射进度壶,间以二矢半,反位,设中,东面,执八算兴。
请宾曰:“顺投为入。比投不释,胜饮不胜者,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请主人亦如之。
命弦者曰:“请奏《狸首》,间若一。”大师曰:“诺。”
左右告矢具,请拾投。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宾党于右,主党于左。
卒投,司射执算曰:“左右卒投,请数。”二算为纯,一纯以取,一算为奇。遂以奇算告曰:“某贤于某若干纯”。奇则曰奇,钧则曰左右钧。
命酌曰:“请行觞。”酌者曰:“诺。”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胜者跪曰:“敬养”。
正爵既行,请立马。马各直其算。一马从二马,以庆。庆礼曰:“三马既备,请庆多马。”宾主皆曰:“诺。”正爵既行,请彻马。
算多少视其坐。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算长尺二寸。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鲁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偝立逾言,有常爵。薛令弟子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若是者浮。
鼓:○□○○□□○□○○□,半;○□○□○○○□□○□○:鲁鼓。(○是击鼙的鼓点,□是击鼓有鼓点。)
○□○○○□□○□○○□□○□○○□□○。半;○□○○○□□○:薛鼓。
取半以下为投壶礼,尽用之为射礼。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宾党; 乐人及使者、童子,皆属主党。
鲁鼓:○□○○□□○○,半;○□○○□○○○○□○□○;
薛鼓:○□○○○○□○□○□○○○□○□○○□○,半;○□○□○○○○□○。
解释
投壶是一种古代的礼仪游戏,主要用于宴会中以娱乐宾客。以下是其具体流程和解释:
准备阶段:
- 主人准备箭矢,司射(负责射箭的官员)准备“中”(一种用于计数的器具),并让人执壶(投壶的容器)。
- 主人向宾客发出邀请,表示自己准备了箭矢和壶,希望以此娱乐宾客。宾客则谦逊地表示已经受到主人的款待,不敢再接受娱乐。经过几次推辞后,宾客最终接受邀请。
- 主人准备箭矢,司射(负责射箭的官员)准备“中”(一种用于计数的器具),并让人执壶(投壶的容器)。
投壶过程:
- 司射将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壶与席位的距离为两支半箭的长度。
- 司射宣布规则:顺投(箭矢顺利投入壶中)为有效,连续投中不释算(不计分),胜者让败者饮酒,胜者还可以得到“马”(一种象征胜利的标记)。
- 司射命令乐师演奏《狸首》乐曲,乐师应诺。
- 左右两方(宾客和主人)分别投壶,每投中一次,司射就放下一支算(计数的器具)。
- 投壶结束后,司射统计分数,宣布哪一方获胜,胜者饮酒,败者接受惩罚。
- 司射将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壶与席位的距离为两支半箭的长度。
庆祝与结束:
- 胜者获得“马”作为奖励,当“马”的数量达到三匹时,举行庆祝仪式。
- 庆祝仪式结束后,撤去“马”。
- 根据投壶的结果,胜者饮酒,败者接受惩罚。
- 胜者获得“马”作为奖励,当“马”的数量达到三匹时,举行庆祝仪式。
器具规格:
- 算(计数的器具)的长度为一尺二寸。
- 壶的规格:颈部高七寸,腹部高五寸,口径二寸半,容量为一斗五升。壶中装有小豆,以防止箭矢跳出。
- 箭矢用柘木或棘木制成,不去皮。
- 算(计数的器具)的长度为一尺二寸。
鼓点:
- 鲁鼓和薛鼓的鼓点有所不同,用于投壶和射箭的场合。投壶时使用半数的鼓点,射箭时使用全部的鼓点。
- 鲁鼓和薛鼓的鼓点有所不同,用于投壶和射箭的场合。投壶时使用半数的鼓点,射箭时使用全部的鼓点。
人员分工:
- 司射、庭长和冠士(成年男子)属于宾客一方;乐人、使者和童子属于主人一方。
- 司射、庭长和冠士(成年男子)属于宾客一方;乐人、使者和童子属于主人一方。
解释:
投壶是一种结合礼仪与娱乐的活动,既体现了主人的好客,也展示了宾客的谦逊与礼仪。通过投壶,宾客和主人之间进行互动,增加了宴会的趣味性。整个过程严谨有序,体现了古代礼仪的庄重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