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蛇人
东郡某甲,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蛇人爱之异于他蛇。期年大青死,思补其缺,未暇遑也。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怏怏遂行。出门数武,闻丛薪错楚中窸窣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息肩路隅,蛇亦顿止。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蛇人又饲之,乃食。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炫技四方,获利无算。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既去,顷之复来,蜿蜒笥外。蛇人挥曰:“去之!世无百年不散之筵。从此隐身大谷,必且为神龙,笥中何可以久居也?”蛇乃去。蛇人目送之。已而复返,挥之不去,以首触笥,小青在中亦震震而动。蛇人悟曰:“得毋欲别小青也?”乃发笥,小青径出,因与交首吐舌,似相告语。已而委蛇并去。方意小青不还,俄而踽踽独来,竟入笥卧。由此随在物色,迄无佳者,而小青亦渐大不可弄。后得一头亦颇驯,然终不如小青良。而小青粗于儿臂矣。
先是二青在山中,樵人多见之。又数年,长数尺,围如碗,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下担呼曰:“二青,二青!”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弄状,觉其意殊不恶,但躯巨重,不胜其绕,仆地呼祷,乃释之。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曰:“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遽起,大者前,小者后,过处林木为之中分。蛇人伫立望之,不见乃去。此后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
异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白话文

【白话译文】

东郡有个以耍蛇为生的人,曾养了两条驯服的蛇,都是青色的,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额头上有个红点,尤其机灵温顺,盘旋起舞无不称心如意。耍蛇人疼爱它胜过其他蛇。一年后大青死了,耍蛇人想补上这个空缺,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一天夜里,他借宿在山中寺庙。天亮时打开竹箱,发现二青也不见了。他懊恼得几乎要死,四处搜寻呼喊,却毫无踪迹。以往每经过草木茂盛的地方,他常放二青出去自由活动,不久它就会自己回来,因此他仍抱着一线希望,坐在原地等待。直到日头高升,他彻底绝望,只得闷闷不乐地离开。刚走出几步,忽然听见杂乱的柴草堆中传来窸窣声,他停下脚步回头一看,竟是二青回来了!耍蛇人喜出望外,如获至宝。他放下担子在路边休息,二青也立刻停下。再细看,发现后面还跟着一条小蛇。他抚摸着二青说:“我还以为你跑了呢。这小家伙是你推荐来的吗?”说着拿出饲料喂二青,也喂给小蛇。小蛇虽然没逃走,却缩着身子不敢吃。二青便含着食物喂它,像主人招待客人一样。耍蛇人再喂,小蛇才敢吃。吃完后,小蛇跟着二青一起钻进了竹箱。耍蛇人后来训练它盘旋折转,小蛇竟学得分毫不差,与二青一样灵巧,于是给它取名“小青”。从此他带着两条蛇四处表演,赚了不少钱。

耍蛇人驯蛇,一般以二尺长为标准,太大的太重,就会换掉。因二青格外驯服,他迟迟没舍得丢弃。又过了两三年,二青长到三尺多长,竹箱被塞得满满的,耍蛇人终于决定放它走。一天,他来到淄川县东山,给二青喂了顿好饲料,祝祷一番后放它离开。二青走后不久又折返,在竹箱外徘徊。耍蛇人挥手驱赶:“走吧!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从此藏身深谷,将来必能化龙,这竹箱哪是你久留之地?”二青这才游走。耍蛇人目送它,可它突然又回来,怎么赶都不走,还用头撞竹箱。箱中的小青也躁动不安。耍蛇人恍然大悟:“莫非你想和小青告别?”便打开竹箱。小青立刻窜出,与二青头颈相交,吐着信子似在窃窃私语。过了一会儿,两条蛇竟一起游走了。耍蛇人正以为小青不会回来,不料它独自慢悠悠地爬回,径直钻进竹箱躺下。此后耍蛇人到处物色新蛇,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而小青也逐渐长大,不便表演了。后来他虽找到一条还算驯服的,但远不如小青出色。此时的小青,已粗如孩童手臂。

先前二青在山中时,不少樵夫见过它。几年后,它长到几尺长,有碗口粗,渐渐开始追逐路人,吓得行人互相告诫不敢走那条路。一天耍蛇人经过那里,二青突然如狂风般窜出,他吓得拼命逃跑。二青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追上,耍蛇人回头瞥见它额头的红点,才认出是二青。他放下担子喊道:“二青!二青!”蛇顿时停下,昂头凝视许久,突然纵身缠住耍蛇人,像从前表演时那样亲昵。耍蛇人察觉它并无恶意,但蛇身太沉重,自己受不了缠绕,倒地哀求,二青才松开。它又用头撞竹箱,耍蛇人明白其意,放出小青。两条蛇一见面,立刻如糖浆般交缠在一起,许久才分开。耍蛇人对小青说:“我早想和你分别,如今你有伴了。”又对二青说:“当初是你引它来的,现在你带它走吧。再嘱咐一句:深山里不缺吃喝,别惊扰行人,免得遭天罚。”两条蛇低头似在聆听,随后突然游走,大的在前,小的在后,经过之处草木自动分开。耍蛇人伫立目送,直到看不见才离开。此后行人又能安全通行,再没人见过这两条蛇的下落。

异史氏评论说:“蛇不过是愚钝之物,却懂得眷恋故人,还能从善如流。可笑那些道貌岸然的人,对十年老友、几世恩主,反而落井下石;要么对良言劝诫充耳不闻,甚至恼羞成怒反目成仇——这般作为,岂不是连这蛇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