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酒友
车生者,家不中资而耽饮,夜非浮三白不能寝也,以故床头樽常不空。一夜睡醒,转侧间,似有人共卧者,意是覆裳堕耳。摸之则茸茸有物,似猫而巨,烛之狐也,酣醉而大卧。视其瓶则空矣。因笑曰:“此我酒友也。”不忍惊,覆衣加臂,与之共寝,留烛以观其变。半夜狐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启覆视之,儒冠之俊人也。起拜榻前,谢不杀之恩。生曰:“我癖于曲蘖,而人以为痴;卿,我鲍叔也。如不见疑,当为糟丘之良友。”曳登榻复寝。且言:“卿可常临,无相猜。”狐诺之。生既醒,则狐已去。乃治旨酒一盛专伺狐。
抵夕果至,促膝欢饮。狐量豪善谐,于是恨相得晚。狐曰:“屡叨良酝,何以报德?”生曰:“斗酒之欢,何置齿颊!”狐曰:“虽然,君贫士,杖头钱大不易,当为君少谋酒资。”明夕来告曰:“去此东南七里道侧有遗金,可早取之。”诘旦而往,果得二金,乃市佳肴,以佐夜饮。狐又告曰:“院后有窖藏宜发之。”如其言,果得钱百余千,喜曰:“囊中已自有,莫漫愁沽矣。”狐曰:“不然。辙中水胡可以久掬?合更谋之。”异日谓生曰:“市上荞价廉,此奇货可居。”从之,收荞四十余石,人咸非笑之。未几大旱,禾豆尽枯,惟荞可种;售种息十倍,由此益富,治沃田二百亩。但问狐,多种麦则麦收,多种黍则黍收,一切种植之早晚皆取决于狐。日稔密,呼生妻以嫂,视子犹子焉。后生卒,狐遂不复来。
白话文
有个姓车的书生,家境不算富裕,却特别爱喝酒,每晚不喝上三大杯就睡不着觉,所以床头的酒壶总是不空。一天夜里他睡醒翻身,感觉有人躺在旁边,以为是衣服滑落,伸手一摸,毛茸茸的像只大猫,点灯一看,竟是只狐狸,醉醺醺地蜷在床上。再看酒壶,已经空了。他笑道:”这是我的酒友啊!”不忍心吵醒它,给它盖好被子,搂着继续睡,还留着灯想看看会怎样。半夜狐狸伸懒腰醒了,车生笑着说:”睡得香吗?”掀开被子一看,竟是个俊秀的书生。狐狸赶忙下床叩拜,感谢不杀之恩。车生说:”我嗜酒如命,别人都当我是傻子,你才是懂我的知音啊!要是你不嫌弃,咱们就做酒坛子前的好朋友。”说着拉他上床继续睡,还说:”你常来玩,别见外。”狐狸答应了。天亮时狐狸已离开,车生特意备好美酒等着。
当晚狐狸果然来了,两人促膝畅饮。这狐狸酒量极好又风趣,车生直叹相见恨晚。狐狸说:”总喝你的好酒,怎么报答呢?”车生摆手:”几杯酒的事儿,提这个干嘛!”狐狸却说:”你手头不宽裕,买酒钱来得不容易,我得帮你想想办法。”第二天狐狸来报信:”东南七里路边有丢的钱,快去捡。”车生一早去找,果然捡到二两银子,买了佳肴晚上下酒。狐狸又说:”你家后院地窖该挖挖。”车生一挖,竟得钱百贯,欢喜道:”现在有钱买酒了!”狐狸却说:”这点钱哪够?得像活水源头似的才行。”过了阵子狐狸建议:”现在荞麦便宜,囤些能赚钱。”车生听了,囤了四十多石荞麦,遭人嘲笑。谁知不久大旱,庄稼枯死,只有荞麦能种,车生卖种子赚了十倍利,从此暴富,买了二百亩良田。种什么都问狐狸,说种麦就麦子丰收,说种黍就黍子满仓,连播种时节都听狐狸安排。两家越来越亲,狐狸管车生妻子叫嫂子,待他孩子如亲生。后来车生去世,狐狸再没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