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赵惠文王三十年
赵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田单问赵奢曰:“吾非不说将军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独将军之用众。用众者,使民不得耕作,粮食挽赁不可给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单之所为也。单闻之,帝王之兵,所用者不过三万,而天下服矣。今将军必负十万、二十万之众乃用之,此单之所不服也。”
马服曰:“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薄之柱上而击之,则折为三,质之石上而击之,则碎为百。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是薄柱击石之类也。且夫吴干之剑材,难夫毋脊之厚,而锋不入;无脾之薄,而刃不断。兼有是两者,无钩缳镡蒙须之便,操其刃而刺,则未入而手断。君无十余、二十万之众,而为此钩缳镡蒙须之便,而徒以三万行于天下,君焉能乎?且古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而以集兵三万,距此奚难哉!今取古之为万国者,分以为战国七,能具数十万之兵,旷日持久,数岁,即君之齐已。齐以二十万之众攻荆,五年乃罢。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五年乃归。今者齐韩相方,而国围攻焉,岂有敢曰,我其以三万救是者乎哉?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而索以三万之众,围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战不足用也,君将以此何之?”都平君喟然太息曰:“单不至也!”

白话文

赵惠文王三十年,相国都平君田单对赵奢说:“我并非不欣赏将军的用兵策略,只是不认同您动辄调集大军。大规模用兵会让百姓无法耕作,粮食物资的运输也难以保障。这是坐等自败的做法,不是我田单的作风。我听说帝王的军队,所用不过三万人,就能使天下归服。如今将军非要依赖十万、二十万大军才肯作战,这正是我不信服的地方。”

马服君赵奢回应道:“您不仅不通晓兵法,更不明了时势变化。吴国干将铸造的利剑,砍肉能斩断牛马,劈金能截开铜盘;但若横着往柱子上击打,剑会断成三截,往石头上猛砸,就会碎成百片。如今用三万人去对抗强国的军队,就如同用剑击柱砸石。再说干将之剑的锻造,若剑脊不够厚实,剑锋便无法刺入;剑刃不够轻薄,就难以斩断物体。但若只有这两点优势,却没有剑环、剑珥、护手和缠绳的配合,直接握刃刺杀,敌人未伤而手已断。您若没有十几万、二十万大军作为‘剑环’‘缠绳’的配合,仅凭三万人横行天下,怎么可能成功?况且古代天下分为万国,城池再大不超过三百丈,人口再多不过三千户。用三万人对抗这样的城邑,自然不难!但如今万国演变为七雄争霸,各国都能动员数十万兵力,战争动辄持续数年——齐国用二十万人伐楚,五年才休战;赵国以二十万众攻中山,五年才凯旋。眼下齐韩两国势均力敌,谁敢说只用三万人就能解围?如今千丈大城、万户都邑比比皆是,若仅用三万人,连城池一角都围不住,野外决战更显不足,您打算靠这点兵力做什么?”都平君田单听后长叹道:“我的见识确实不如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