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二·王破原阳
王破原阳,以为骑邑。牛赞进谏曰:“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失经则弱。今王破原阳,以为骑邑,是变籍而弃经也。且习其兵者轻其敌,便其用者易其难。今民便其用而王变之,是损君而弱国也。故利不百者不变俗,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骑射,臣恐其攻获之利,不如所失之费也。”
王曰:“古今异利,远近易用。阴阳不同道,四时不一宜。故贤人观时,而不观于时;制兵,而不制于兵。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利;知兵甲之用,不知阴阳之宜。故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可变?昔者先君襄主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无穷之门,所以昭后而期远也。今重甲循兵,不可以踰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吾闻信不弃功,知不遗时。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
牛赞再拜稽首曰:“臣敢不听令乎?”至遂胡服,率骑入胡,出于遗遗之门,踰九限之固,绝五径之险,至榆中,辟地千里。

白话文

赵王攻下原阳,将其作为骑兵训练地。牛赞劝谏说:“国家有固定的法令,军队有常规的编制。改变法令会导致混乱,违背常规会削弱实力。如今大王攻占原阳却改为骑兵驻地,这是变更法令、废弃常规的做法。况且熟悉原有兵器的人才能轻视敌人,用惯的武器才能化难为易。现在民众已习惯现有装备,大王却要改变,这是在损害君权、削弱国家。所以利益不足百倍不改变习俗,功效不足十倍不更换器具。如今大王解散原有军队建制,强行推行骑射,臣担心新战术的收益,抵不上损失的代价。”

赵王反驳道:“古今利益不同,远近需用各异。阴阳变化规律不同,四季各有适宜之事。因此贤人观察时势而不被时势束缚,掌控兵器而不受兵器限制。你只知官府旧制,不懂器械的妙用;通晓兵甲操作,却不明白时势的变通。若兵器不合实用,为何不能更换?若训练妨碍实战,为何不能变革?当年先君襄主与代国接壤,在边境修筑城塞,命名‘无穷之门’,正是为昭示后世、谋划长远。如今厚重的铠甲、传统的兵器难以跨越险阻,空谈仁义道德也无法使诸侯归附。我听说守信者不弃功业,明智者不违时势。现在你用官府旧制来干扰我的大计,这不是你能理解的。”

牛赞叩首再拜:“臣岂敢不遵命?”于是赵军改穿胡服,率骑兵攻入胡地,从遗遗之门出击,跨越九重险阻,突破五条险道,直抵榆中,开拓疆土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