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四·孟尝君为从
孟尝君为从。公孙弘谓孟尝君曰:“君不以使人先观秦王?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奚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之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孟尝君曰:“善,愿因请公往矣。”
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之秦。昭王闻之,而欲醜之以辞。公孙弘见,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而曰:“寡人地数千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孟尝君好人,大王不好人。”昭王曰:“孟尝之好人也,奚如?”公孙弘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而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能致其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也,辱其使者,退而自刎,必以其血洿其衣,如臣者十人。”昭王笑而谢之,曰:“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谕寡人之志也!”公孙弘曰:“敬诺。”
公孙弘可谓不侵矣。昭王,大国也。孟尝,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可陵,可谓足使矣。

白话文

孟尝君准备组织合纵联盟对抗秦国。公孙弘对他说:“您为何不先派人去探探秦王的态度?如果他是贤明的帝王之君,您恐怕连做臣子都难,更别说联合诸侯对抗他了;如果他是昏庸之主,那时再组织合纵也不迟。”孟尝君说:“好,那就请您走一趟吧。”

公孙弘答应后,带着十辆马车出使秦国。秦昭王得知后,想用言辞羞辱他。见面时,昭王问:“孟尝君的封地有多大?”公孙弘答:“方圆百里。”昭王讥笑道:“我的国土纵横几千里,尚且不敢与人为敌。孟尝君区区百里之地,就想对抗我,可能吗?”公孙弘回应:“孟尝君爱惜人才,大王却不爱惜。”昭王问:“他如何爱惜人才?”公孙弘说:“他门下有三类人:一是坚守道义,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结交,得志不羞于称王,失意不甘为人臣;二是治国才能堪比管仲、商鞅,能采纳建议、推行主张的贤士五人;三是像我这般的十人,若受大国君主侮辱,必以死明志,用鲜血溅染对方衣袍。”昭王闻言收起笑容,郑重道:“先生何必如此?我只是与你探讨罢了。我敬重孟尝君,希望您转达我的诚意。”公孙弘答道:“遵命。”

公孙弘可谓不辱使命。面对大国的秦王,他捍卫了千乘之君孟尝君的尊严,堪称卓越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