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後也。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後因为氏姓,姓妫氏。舜已崩,传禹天下,而舜子商均为封国。夏后之时,或失或续。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後,得妫满,封之於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胡公卒,子申公犀侯立。申公卒,弟相公皋羊立。相公卒,立申公子突,是为孝公。孝公卒,子慎公圉戎立。慎公当周厉王时。慎公卒,子幽公宁立。
幽公十二年,周厉王奔于彘。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釐公孝立。釐公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釐公卒,子武公灵立。武公十五年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弟平公燮立。平公七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周东徙。秦始列为诸侯。
二十三年,平公卒,子文公圉立。
文公元年,取蔡女,生子佗。十年,文公卒,长子桓公鲍立。
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初立。二十六年,卫杀其君州吁。三十三年,鲁弑其君隐公。
三十八年正月甲戌己丑,桓公鲍卒。桓公弟佗,其母蔡女,故蔡人为佗杀五父及桓公太子免而立佗,是为厉公。桓公病而乱作,国人分散,故再赴。
厉公二年,生子敬仲完。周太史过陈,陈厉公使以周易筮之,卦得观之否:“是为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在异国?非此其身,在其子孙。若在异国,必姜姓。姜姓,太岳之後。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
厉公取蔡女,蔡女与蔡人乱,厉公数如蔡淫。七年,厉公所杀桓公太子免之三弟,长曰跃,中曰林,少曰杵臼,共令蔡人诱厉公以好女,与蔡人共杀厉公而立跃,是为利公。利公者,桓公子也。利公立五月卒,立中弟林,是为庄公。庄公七年卒,少弟杵臼立,是为宣公。
宣公三年,楚武王卒,楚始彊。十七年,周惠王娶陈女为后。
二十一年,宣公後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乃杀其太子御寇。御寇素爱厉公子完,完惧祸及己,乃奔齐。齐桓公欲使陈完为卿,完曰:“羁旅之臣,幸得免负檐,君之惠也,不敢当高位。”桓公使为工正。齐懿仲欲妻陈敬仲,卜之,占曰:“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後,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後,莫之与京。”
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蔡败;南侵楚,至召陵,还过陈。陈大夫辕涛涂恶其过陈,诈齐令出东道。东道恶,桓公怒,执陈辕涛涂。是岁,晋献公杀其太子申生。
四十五年,宣公卒,子款立,是为穆公。穆公五年,齐桓公卒。十六年,晋文公败楚师于城濮。是岁,穆公卒,子共公朔立。共公六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是为穆王。十一年,秦穆公卒。十八年,共公卒,子灵公平国立。
灵公元年,楚庄王即位。六年,楚伐陈。十年,陈及楚平。
十四年,灵公与其大夫孔宁、仪行父皆通於夏姬,衷其衣以戏於朝。泄冶谏曰:“君臣淫乱,民何效焉?”灵公以告二子,二子请杀泄冶,公弗禁,遂杀泄冶。十五年,灵公与二子饮於夏氏。公戏二子曰:“徵舒似汝。”二子曰:“亦似公。”徵舒怒。灵公罢酒出,徵舒伏弩厩门射杀灵公。孔宁、仪行父皆奔楚,灵公太子午奔晋。徵舒自立为陈侯。徵舒,故陈大夫也。夏姬,御叔之妻,舒之母也。
成公元年冬,楚庄王为夏徵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谓陈曰:“无惊,吾诛徵舒而已。”已诛徵舒,因县陈而有之,群臣毕贺。申叔时使於齐来还,独不贺。庄王问其故,对曰:“鄙语有之,牵牛径人田,田主夺之牛。径则有罪矣,夺之牛,不亦甚乎?今王以徵舒为贼弑君,故徵兵诸侯,以义伐之,已而取之,以利其地,则後何以令於天下!是以不贺。”庄王曰:“善。”乃迎陈灵公太子午於晋而立之,复君陈如故,是为成公。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八年,楚庄王卒。二十九年,陈倍楚盟。三十年,楚共王伐陈。是岁,成公卒,子哀公弱立。楚以陈丧,罢兵去。
哀公三年,楚围陈,复释之。二十八年,楚公子围弑其君郏敖自立,为灵王。
三十四年,初,哀公娶郑,长姬生悼太子师,少姬生偃。二嬖妾,长妾生留,少妾生胜。留有宠哀公,哀公属之其弟司徒招。哀公病,三月,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怒,欲诛招,招发兵围守哀公,哀公自经杀。招卒立留为陈君。四月,陈使使赴楚。楚灵王闻陈乱,乃杀陈使者,使公子弃疾发兵伐陈,陈君留奔郑。九月,楚围陈。十一月,灭陈。使弃疾为陈公。
招之杀悼太子也,太子之子名吴,出奔晋。晋平公问太史赵曰:“陈遂亡乎?”对曰:“陈,颛顼之族。陈氏得政於齐,乃卒亡。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至於遂,世世守之。及胡公,周赐之姓,使祀虞帝。且盛德之後,必百世祀。虞之世未也,其在齐乎?”
楚灵王灭陈五岁,楚公子弃疾弑灵王代立,是为平王。平王初立,欲得和诸侯,乃求故陈悼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侯,是为惠公。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
十年,陈火。十五年,吴王僚使公子光伐陈,取胡、沈而去。二十八年,吴王阖闾与子胥败楚入郢。是年,惠公卒,子怀公柳立。
怀公元年,吴破楚,在郢,召陈侯。陈侯欲往,大夫曰:“吴新得意;楚王虽亡,与陈有故,不可倍。”怀公乃以疾谢吴。四年,吴复召怀公。怀公恐,如吴。吴怒其前不往,留之,因卒吴。陈乃立怀公之子越,是为湣公。
湣公六年,孔子適陈。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十三年,吴复来伐陈,陈告急楚,楚昭王来救,军於城父,吴师去。是年,楚昭王卒於城父。时孔子在陈。十五年,宋灭曹。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败之艾陵,使人召陈侯。陈侯恐,如吴。楚伐陈。二十一年,齐田常弑其君简公。二十三年,楚之白公胜杀令尹子西、子綦,袭惠王。叶公攻败白公,白公自杀。
二十四年,楚惠王复国,以兵北伐,杀陈湣公,遂灭陈而有之。是岁,孔子卒。
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後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後,得东楼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娶公。谋娶公当周厉王时。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立四十七年卒,子靖公立。靖公二十三年卒,子共公立。共公八年卒,子德公立。德公十八年卒,弟桓公姑容立。桓公十七年卒,子孝公匄立。孝公十七年卒,弟文公益姑立。文公十四年卒,弟平公郁立。平公十八年卒,子悼公成立。悼公十二年卒,子隐公乞立。七月,隐公弟遂弑隐公自立,是为釐公。釐公十九年卒,子湣公维立。湣公十五年,楚惠王灭陈。十六年,湣公弟阏路弑湣公代立,是为哀公。哀公立十年卒,湣公子敕立,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卒,子简公春立。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杞後陈亡三十四年。杞小微,其事不足称述。
舜之後,周武王封之陈,至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禹之後,周武王封之杞,楚惠王灭之,有世家言。契之後为殷,殷有本纪言。殷破,周封其後於宋,齐湣王灭之,有世家言。后稷之後为周,秦昭王灭之,有本纪言。皋陶之後,或封英、六,楚穆王灭之,无谱。伯夷之後,至周武王复封於齐,曰太公望,陈氏灭之,有世家言。伯翳之後,至周平王时封为秦,项羽灭之,有本纪言。垂、益、夔、龙,其後不知所封,不见也。右十一人者,皆唐虞之际名有功德臣也;其五人之後皆至帝王,馀乃为显诸侯。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
周武王时,侯伯尚千馀人。及幽、厉之後,诸侯力攻相并。江、黄、胡、沈之属,不可胜数,故弗采著于传。
太史公曰:舜之德可谓至矣!禅位於夏,而後世血食者历三代。及楚灭陈,而田常得政於齐,卒为建国,百世不绝,苗裔兹兹,有土者不乏焉。至禹,於周则杞,微甚,不足数也。楚惠王灭杞,其後越王句践兴。
盛德之祀,必及百世。舜、禹馀烈,陈、杞是继。妫满受封,东楼纂系。阏路篡逆,夏姬淫嬖。二国衰微,或兴或替。前并後虏,皆亡楚惠。句践勃兴,田和吞噬。蝉联血食,岂其苗裔?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陈国和杞国的历史,以及它们与舜、禹等古代帝王的关系。以下是翻译和解释:

  1. 陈国的起源与发展

    • 陈国的始祖是陈胡公满,他是舜的后代。舜是虞帝,尧曾将两个女儿嫁给他,舜的后代以“妫”为姓。舜去世后,禹继承了天下,舜的儿子商均被封为诸侯。夏朝时,舜的后代有时失势,有时复兴。周武王灭商后,寻找舜的后代,找到了妫满,封他在陈地,以祭祀舜,这就是陈胡公。
    • 陈胡公去世后,其子申公犀侯继位,随后是申公的弟弟相公皋羊。相公去世后,申公的儿子突继位,即孝公。孝公的儿子慎公圉戎继位,慎公在位时正值周厉王时期。慎公去世后,其子幽公宁继位。
    • 幽公十二年,周厉王被流放到彘地。幽公二十三年去世,其子釐公孝继位。釐公六年,周宣王即位。釐公三十六年去世,其子武公灵继位。武公十五年去世,其子夷公说继位。夷公三年去世,其弟平公燮继位。平公七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周王室东迁,秦国开始成为诸侯。
    • 平公二十三年去世,其子文公圉继位。文公元年,娶蔡女为妻,生下儿子佗。文公十年去世,其长子桓公鲍继位。桓公二十三年,鲁隐公即位。桓公三十八年去世,其弟佗被蔡人立为厉公。厉公二年,生下儿子敬仲完。周太史为厉公占卜,预言陈国将衰,敬仲的后代将在异国兴盛。
    • 厉公七年,被桓公的儿子跃、林、杵臼等人联合蔡人杀死,跃继位为利公。利公五个月后去世,其弟林继位为庄公。庄公七年去世,其弟杵臼继位为宣公。宣公二十一年,杀太子御寇,御寇的好友厉公子完逃往齐国,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齐懿仲想将女儿嫁给陈完,占卜后预言陈完的后代将在齐国兴盛。
    • 宣公三十七年,齐桓公伐蔡,南侵楚国,经过陈国,陈国大夫辕涛涂设计让齐军走东道,齐桓公怒而抓走辕涛涂。宣公四十五年去世,其子款继位为穆公。穆公十六年去世,其子共公朔继位。共公十八年去世,其子灵公平国继位。
    • 灵公十四年,与大夫孔宁、仪行父通奸于夏姬,并在朝堂上戏谑。大夫泄冶劝谏,灵公告知孔宁、仪行父,二人请求杀泄冶,灵公默许,泄冶被杀。灵公十五年,与孔宁、仪行父在夏姬家饮酒,戏言夏姬的儿子徵舒像他们,徵舒怒而射杀灵公。孔宁、仪行父逃往楚国,灵公太子午逃往晋国,徵舒自立为陈侯。
    • 成公元年,楚庄王为夏徵舒杀灵公,率诸侯伐陈,诛杀徵舒,占领陈地。申叔时劝楚庄王恢复陈国,庄王听从,迎回灵公太子午,立为成公。孔子称赞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 成公二十九年,陈国背叛楚国,楚共王伐陈。成公三十四年,哀公弱继位。哀公三十四年,哀公的弟弟司徒招杀悼太子,立留为太子,哀公欲诛招,招发兵围困哀公,哀公自杀。招立留为陈君,楚灵王伐陈,杀陈使者,灭陈,立公子弃疾为陈公。
    • 招杀悼太子时,太子之子吴逃往晋国。晋平公问太史赵陈国是否会灭亡,太史赵预言陈氏将在齐国得政,陈国最终灭亡。
    • 楚灵王灭陈五年后,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自立为平王。平王立陈悼太子师之子吴为陈侯,即惠公。惠公十年,陈国发生火灾。惠公二十八年去世,其子怀公柳继位。怀公元年,吴国破楚,召陈侯,陈侯因与楚有旧交,未前往。怀公四年,吴国再次召陈侯,陈侯前往,被吴国扣留,死于吴国。陈国立怀公之子越为湣公。
    • 湣公六年,孔子到陈国。湣公十六年,吴王夫差伐齐,召陈侯,陈侯前往,楚国伐陈。湣公二十四年,楚惠王北伐,杀陈湣公,灭陈。
  2. 杞国的起源与发展

    • 杞国的始祖是东楼公,他是禹的后代。周武王灭商后,寻找禹的后代,找到东楼公,封他在杞地,以祭祀禹。
    • 东楼公生西楼公,西楼公生题公,题公生谋娶公。谋娶公生武公,武公生靖公,靖公生共公,共公生德公,德公生桓公姑容,桓公生孝公匄,孝公生文公益姑,文公生平公郁,平公生悼公成,悼公生隐公乞,隐公被其弟遂弑杀,遂自立为釐公。釐公生湣公维,湣公被其弟阏路弑杀,阏路自立为哀公。哀公生敕,敕为出公,出公生简公春,简公在位一年,楚惠王灭杞。
  3. 总结

    • 舜的后代被封在陈国,禹的后代被封在杞国,两国最终都被楚惠王所灭。陈国和杞国的历史反映了古代诸侯国的兴衰,以及与舜、禹等古代帝王的关系。陈国的后代在齐国兴盛,杞国的后代则逐渐衰落。这段历史也展示了古代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斗争。
  4. 太史公的评论

    • 太史公认为舜的德行至高无上,他的后代在陈国祭祀了数百年,直到楚国灭陈。禹的后代在杞国祭祀,但杞国弱小,不值一提。舜、禹的后代在陈、杞两国延续了他们的血脉,尽管两国最终灭亡,但舜、禹的德行和影响力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