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注释:《道德经》第十六章的白话文翻译及解释如下:
翻译:
达到极致的虚空,保持深度的宁静。万物都在生长变化,我则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万物纷繁复杂,最终都会回归它们的本源。回归本源就是宁静,宁静就是回归生命本来的状态。回归生命本来的状态就是常道,明白常道就是明智。不明白常道,轻举妄动就会带来灾祸。明白常道就能包容,包容就能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就能符合天道,符合天道就能长久,即使生命终结也不会遭遇危险。
解释: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虚”和“静”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规律来领悟“常道”的智慧。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强调要达到极致的虚空状态,保持深度的宁静。这里的“虚”和“静”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内心的空灵和宁静,不受外界干扰,能够清晰地观察和理解事物的本质。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万物都在不断生长和变化,老子则通过观察它们的循环往复来理解其中的规律。这里的“复”指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循环过程,如四季更替、生死轮回等。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虽然纷繁复杂,但最终都会回归它们的本源。这里的“根”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质或起源。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回归本源就是宁静,宁静就是回归生命本来的状态。这里的“复命”指的是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即与自然和谐共存。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回归生命本来的状态就是常道,明白常道就是明智。这里的“常”指的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明白这些规律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不知常,妄作凶:如果不明白常道,轻举妄动就会带来灾祸。这里的“妄作”指的是不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带来不良后果。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明白常道就能包容,包容就能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就能符合天道,符合天道就能长久,即使生命终结也不会遭遇危险。这里的“容”指的是包容和理解,明白常道的人能够包容万物,做到公正无私,最终与天道合一,达到长久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一章通过强调“虚”和“静”的重要性,教导人们通过观察和理解自然规律来达到内心的宁静和智慧,从而与自然和谐共存,避免灾祸,达到长久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