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注释:《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二章的白话文翻译和解释如下:
翻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们所厌恶的,只有孤独、寡少、不善,而王公却用这些作为自称。所以,事物有时受损反而得益,有时得益反而受损。人们所教导的,我也这样教导。强横的人不得好死,我将以此作为教化的根本。
解释:
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这是老子对宇宙生成过程的描述。道是宇宙的本源,从道生出“一”(即太极),太极生出“二”(即阴阳),阴阳相互作用生出“三”(即阴阳和合的状态),进而生出万物。这个过程体现了宇宙的生成和演化规律。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力量,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达到和谐状态。这句话强调了阴阳的平衡与和谐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统一的力量,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达到和谐状态。这句话强调了阴阳的平衡与和谐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
- 人们通常厌恶孤独、寡少、不善等状态,但王公却用这些词语来自称。这是为了体现谦虚和自省,提醒自己不要自满,保持谦逊。
- 人们通常厌恶孤独、寡少、不善等状态,但王公却用这些词语来自称。这是为了体现谦虚和自省,提醒自己不要自满,保持谦逊。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 事物有时看似受损,实际上却得到了益处;有时看似得益,实际上却受到了损害。这句话强调了事物的两面性和相互转化的规律。
- 事物有时看似受损,实际上却得到了益处;有时看似得益,实际上却受到了损害。这句话强调了事物的两面性和相互转化的规律。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 人们所教导的道理,我也这样教导。老子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继承。
- 人们所教导的道理,我也这样教导。老子在这里表达了他对传统智慧的尊重和继承。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强横霸道的人往往不得善终,我将以此作为教化的根本。这句话强调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强势和霸道,而应保持谦逊和柔和。
- 强横霸道的人往往不得善终,我将以此作为教化的根本。这句话强调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提醒人们不要过于强势和霸道,而应保持谦逊和柔和。
总结: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宇宙的生成过程、阴阳的平衡与和谐、谦逊的重要性以及事物的两面性和相互转化规律。老子通过这些道理,教导人们应保持谦逊、柔和,避免强横霸道,以达到和谐与平衡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