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注释:《道德经》德经·第四十九章的原文如下: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白话文翻译:
圣人没有固定的个人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对于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们;对于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们;这样就能培养出善良的品德。对于诚实的人,我相信他们;对于不诚实的人,我也相信他们;这样就能培养出诚信的品德。圣人在治理天下时,总是保持谦逊和谨慎,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纯朴,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耳目所见所闻,圣人则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
解释: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自己的私心,而是以百姓的需求和愿望为出发点。这体现了圣人的无私和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无论对方是善良还是不善良,圣人都以善良的态度对待他们。通过这种行为,圣人能够培养出普遍的善良品德。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无论对方是诚实还是不诚实,圣人都以信任的态度对待他们。通过这种行为,圣人能够培养出普遍的诚信品德。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浑其心:圣人在治理天下时,总是保持谦逊和谨慎,使天下人的心思归于纯朴。这里的“歙歙焉”表示谦逊、谨慎的态度,“浑其心”则是指使人们的心思归于简单、纯朴。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百姓都专注于自己的所见所闻,而圣人则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这表示圣人以关爱和包容的态度治理百姓,使他们在简单、纯朴的环境中生活。
总的来说,这一章强调了圣人的无私、包容和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通过善待和信任所有人,培养出普遍的善良和诚信品德,使天下归于纯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