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注释:《道德经》第三十七章的原文是: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白话文翻译:
“道”总是看似无所作为,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是它不能做到的。如果君主能够遵循“道”的原则,万物将自然地发展变化。在万物变化过程中,如果产生了过度的欲望,我将用“道”的无名之朴来加以制约。用“道”的无名之朴来制约,那么欲望就不会过度。没有过度的欲望,就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天下也就会自然地归于正道。
解释: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道”的作用和如何遵循“道”的原则来治理天下。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看似无所作为,但实际上它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这里的“无为”并不是指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强行干预,让事物按照其本性自然发展。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如果君主能够遵循“道”的原则,万物将会自然地发展变化。这里的“自化”意味着事物会按照其内在的规律和本性自然地发展和变化,而不需要人为的干预。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在万物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过度的欲望,我将用“道”的无名之朴来加以制约。这里的“无名之朴”指的是“道”的原始、质朴、无名的状态,即一种最自然、最本真的状态。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 用“道”的无名之朴来制约,那么过度的欲望就会被消除,人们将不再有过多的贪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没有过度的欲望,内心就会保持平静,天下也就会自然地归于正道。这里的“自正”意味着天下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和谐、有序的状态。
总结来说,这一章强调了“道”的自然无为原则,认为君主如果能够遵循“道”的原则,不强行干预,万物将会自然地发展变化,天下也会自然而然地达到和谐有序的状态。同时,如果出现了过度的欲望,可以通过回归“道”的原始、质朴状态来加以制约,从而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天下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