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注释:这段古文出自《道德经》德经第七十一章,以下是白话文的翻译和解释:
翻译: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一种毛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他把这种毛病当作毛病来对待。正因为他把这种毛病当作毛病来对待,所以他才没有这种毛病。
解释:
1. 知不知,尚矣:这里的“知不知”是指一个人能够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这种自知之明是非常可贵的。这种态度体现了谦虚和智慧,因此被称为“尚矣”(高尚的)。
不知知,病也:相反,“不知知”是指一个人明明不知道却以为自己知道,这是一种自以为是、盲目自信的表现。这种态度是有问题的,因此被称为“病也”(一种毛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他能够认识到这种毛病的存在,并且将其视为需要避免的问题。也就是说,圣人能够自我反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正因为圣人能够认识到并避免这种毛病,所以他才能保持没有这种毛病的状态。这句话强调了自我反省和自知之明的重要性。
总结:
这段古文主要强调了自知之明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知道自己的不足是一种智慧,而自以为是则是一种毛病。圣人之所以能够避免这种毛病,是因为他能够认识到并改正自己的问题。通过这种自我反省和谦虚的态度,一个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