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释:《道德经》第七十三章的白话文翻译如下:

原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翻译:
勇敢到敢于冒险的人可能会被杀,勇敢到不敢冒险的人可能会存活。这两种情况,有时有利,有时有害。天道所厌恶的,谁知道其中的原因呢?所以圣人也会感到难以把握。天道的法则,不争斗却能善于取胜,不言语却能善于回应,不召唤却能自然到来,从容不迫却能善于谋划。天道的大网宽广无边,看似稀疏却不会遗漏任何事物。

解释:
1.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这句话强调了“勇敢”的两面性。敢于冒险的人可能会遭遇危险甚至死亡,而不敢冒险的人则可能保全生命。这说明“勇敢”并不是绝对的优点,有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1. 此两者,或利或害: 这两种选择,有时会带来好处,有时会带来害处。这意味着生活中的选择往往没有绝对的对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2.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道所厌恶的事物,谁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呢?这表明天道是深奥难测的,人类无法完全理解其运作方式。

  3. 是以圣人犹难之: 因此,即使是圣人也会感到难以把握天道的规律。这说明天道是复杂而难以捉摸的。

  4.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这里描述了天道的几个特点:

    • 不争而善胜: 天道不与人争斗,但却能自然而然地取得胜利。
    • 不言而善应: 天道不言语,但却能很好地回应万物。
    • 不召而自来: 天道不需要召唤,万物自然会遵循其规律。
    • 繟然而善谋: 天道从容不迫,但却能很好地谋划万物。
  5.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道的大网宽广无边,看似稀疏,但却不会遗漏任何事物。这意味着天道是公正无私的,任何事物都无法逃脱其法则。

总结:
这一章主要探讨了“勇敢”的两面性以及天道的深奥和公正。老子通过对比“敢”与“不敢”的后果,提醒人们在行动时要谨慎,不可盲目冒险。同时,他强调了天道的不可捉摸和公正无私,告诫人们要顺应天道,不可违背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