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注释:《道德经》德经·第六十九章的白话文翻译及解释如下:

翻译:

用兵的人常说:“我不敢主动进攻,而宁愿采取防守;不敢前进一寸,而宁愿后退一尺。”这就是说,行军不露痕迹;举起手臂却不让人看见;扔出武器却无敌人可击;手握兵器却像没有兵器一样。最大的祸患莫过于轻敌,轻敌几乎会让我失去最重要的东西。所以,当两军实力相当时,悲悯的一方将会取得胜利。

解释: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用兵之道,强调在战争中应保持谨慎和谦逊,避免轻敌和冒进。老子通过比喻和隐喻,表达了在战争中应采取的策略和态度。

  1.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这句话表明在用兵时应采取防守的姿态,避免主动进攻。宁愿后退一步,也不愿冒进一寸,体现了谨慎和谦逊的态度。

  2. “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这几句话通过比喻,说明了在战争中应隐藏自己的行动和意图,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行军时不露痕迹,举起手臂却不让人看见,扔出武器却无敌人可击,手握兵器却像没有兵器一样,这些都是为了迷惑敌人,取得胜利。

  3.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这句话强调了轻敌的危险性。轻敌会导致失败,甚至失去最重要的东西。因此,在战争中应时刻保持警惕,不可轻视敌人。

  4.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最后一句指出,当两军实力相当时,悲悯的一方将会取得胜利。这里的“哀者”可以理解为具有悲悯之心、谨慎态度的一方,他们在战争中更有可能取得胜利。

总的来说,这一章强调了在战争中应保持谨慎、谦逊和悲悯的态度,避免轻敌和冒进,通过隐藏自己的行动和意图,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