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
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黄帝曰:何者为神?
岐伯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黄帝曰: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
岐伯曰: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
黄帝曰:人之寿百岁而死,何以致之?
岐伯曰:使道隧以长,基墙高以方,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
黄帝曰:其气之盛衰,以至其死,可得闻乎?
岐伯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黄帝曰: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
岐伯曰: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岐伯:我想知道人刚出生时,什么气构成了基础?什么气形成了保护?失去什么会死亡?得到什么能生存?
岐伯回答:以母气为基础,以父气为保护;失去“神”就会死亡,得到“神”就能生存。
黄帝问:什么是“神”?
岐伯回答:血气调和,营卫通畅,五脏形成,神气居于心中,魂魄齐全,这才成为人。
黄帝问:人的寿命长短不同,有的夭折,有的长寿,有的突然死亡,有的久病不愈,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五脏坚固,血脉调和,肌肉柔滑,皮肤致密,营卫运行正常,呼吸平稳,气行有度,六腑消化食物,津液分布正常,一切如常,所以能长寿。
黄帝问:人能活到百岁而终,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使道(指经络)通畅而长,基墙(指骨骼)高而方正,营卫通调,三部和三里(指面部三停和身体三部分)饱满,骨骼高大,肌肉丰满,百岁才能终老。
黄帝问:人的气盛衰变化,直到死亡,可以详细说说吗?
岐伯回答:人十岁时,五脏开始稳定,血气通畅,气在下部,所以喜欢跑动。二十岁,血气开始旺盛,肌肉生长,所以喜欢快步走。三十岁,五脏完全稳定,肌肉坚固,血脉充盈,所以喜欢步行。四十岁,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都达到盛极而趋于平稳,腠理开始疏松,荣华衰退,头发开始斑白,平稳不摇,所以喜欢坐着。五十岁,肝气开始衰退,肝叶变薄,胆汁减少,眼睛开始模糊。六十岁,心气开始衰退,容易忧愁悲伤,血气松懈,所以喜欢躺卧。七十岁,脾气虚弱,皮肤干枯。八十岁,肺气衰退,魄离,所以说话容易出错。九十岁,肾气枯竭,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离去,只剩下形骸,最终死亡。
黄帝问:那些不能终寿而死的,是什么原因?
岐伯回答:他们的五脏都不坚固,使道不长,外部空虚而扩张,呼吸急促;基墙低矮,血脉薄弱,血气不足,肌肉不坚实,容易受风寒侵袭,血气虚,脉不通,真邪相攻,混乱相引,所以中寿而终。
解释:
这段内容出自《黄帝内经·灵枢·天年》,主要探讨了人的生命基础、寿命长短以及衰老过程。
生命的基础与保护:
- 岐伯指出,人的生命以母气为基础,父气为保护。母气代表生命的物质基础,父气代表生命的保护机制。
- “神”是生命的关键,失去“神”则死亡,得到“神”则生存。这里的“神”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活力和精神。
- 岐伯指出,人的生命以母气为基础,父气为保护。母气代表生命的物质基础,父气代表生命的保护机制。
“神”的含义:
- “神”是血气调和、营卫通畅、五脏形成、神气居于心中、魂魄齐全的综合表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 “神”是血气调和、营卫通畅、五脏形成、神气居于心中、魂魄齐全的综合表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寿命的长短:
- 岐伯认为,长寿的关键在于五脏坚固、血脉调和、肌肉柔滑、皮肤致密、营卫运行正常、呼吸平稳、气行有度、六腑消化食物、津液分布正常。这些因素和谐运作,人才能长寿。
- 岐伯认为,长寿的关键在于五脏坚固、血脉调和、肌肉柔滑、皮肤致密、营卫运行正常、呼吸平稳、气行有度、六腑消化食物、津液分布正常。这些因素和谐运作,人才能长寿。
衰老的过程:
- 岐伯详细描述了人从十岁到百岁的衰老过程。随着年龄增长,五脏六腑和经脉逐渐衰退,血气、肌肉、皮肤等也会逐渐衰弱,最终导致死亡。
- 岐伯详细描述了人从十岁到百岁的衰老过程。随着年龄增长,五脏六腑和经脉逐渐衰退,血气、肌肉、皮肤等也会逐渐衰弱,最终导致死亡。
夭折的原因:
- 岐伯指出,那些不能终寿而死的人,通常是因为五脏不坚固、血脉薄弱、血气不足、肌肉不坚实、容易受风寒侵袭等原因,导致血气虚、脉不通,最终中寿而终。
- 岐伯指出,那些不能终寿而死的人,通常是因为五脏不坚固、血脉薄弱、血气不足、肌肉不坚实、容易受风寒侵袭等原因,导致血气虚、脉不通,最终中寿而终。
总结:
这段内容通过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阐述了人的生命基础、寿命长短以及衰老过程。它强调了五脏、血气、营卫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详细描述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生理变化。同时,也指出了导致夭折的原因,强调了养生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