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徵,调左手阳明上。少徵与大(别本作太)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大(别本作太)角,调右手少阳下。大(别本作太)徵与少徵,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宫与大(别本作太)宫,调右足阳明下。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釱商与上商,调右足阳明下。釱商与上角,调左足太阳下。
上徵与右徵,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脏心,色赤、味苦,时夏。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阴,脏肾,色黑、味咸,时冬。上宫与大(别本作太)宫,同谷稷、畜牛、果枣,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鸡、果桃,手太阴,脏肺,色白、味辛,时秋。上角与大(别本作太)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脏肝,色青、味酸,时春。
大(别本作太)宫与上角,同右足阳明上。左角与大(别本作太)角,同左足阳明上。少羽与大(别本作太)羽,同右足太阳下。左商与右商,同左手阳明上。加宫与大(别本作太)宫,同左足少阳上。质判与大(别本作太)宫,同左手太阳下。判角与大(别本作太)角,同左足少阳下。大(别本作太)羽与大(别本作太)角,同右足太阳上。大(别本作太)角与大宫,同右足少阳上。
右徵、少徵、质徵、上徵、判徵。右角、釱角、上角、大(别本作太)角、判角。右商、少商、釱商、上商、左商。少宫、上宫、大(别本作太)宫、加宫、左(别本作右)角(别本无角字)宫。众羽、桎羽、上羽、大(别本作太)羽、少羽。
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
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者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
黄帝曰: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
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内荣,故须不生。
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
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之)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别本作气)少气(别本作血),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的这段内容主要涉及五音(徵、羽、宫、商、角)与人体经络、脏腑、气血、五行等的关系,以及男女须发的生长与冲脉、任脉的联系。以下是白话文翻译和解释:
白话文翻译:
五音与经络的对应关系:
- 右徵与少徵,调节右手太阳经的上部。
- 左商与左徵,调节左手阳明经的上部。
- 少徵与太宫,调节左手阳明经的上部。
- 右角与太角,调节右手少阳经的下部。
- 太徵与少徵,调节左手太阳经的上部。
- 众羽与少羽,调节右足太阳经的下部。
- 少商与右商,调节右手太阳经的下部。
- 桎羽与众羽,调节右足太阳经的下部。
- 少宫与太宫,调节右足阳明经的下部。
- 判角与少角,调节右足少阳经的下部。
- 釱商与上商,调节右足阳明经的下部。
- 釱商与上角,调节左足太阳经的下部。
- 右徵与少徵,调节右手太阳经的上部。
五音与五行、脏腑、季节的对应关系:
- 上徵与右徵,对应谷物麦、牲畜羊、果实杏,与手少阴经、心脏、红色、苦味、夏季相关。
- 上羽与太羽,对应谷物大豆、牲畜猪、果实栗,与足少阴经、肾脏、黑色、咸味、冬季相关。
- 上宫与太宫,对应谷物稷、牲畜牛、果实枣,与足太阴经、脾脏、黄色、甘味、季夏相关。
- 上商与右商,对应谷物黍、牲畜鸡、果实桃,与手太阴经、肺脏、白色、辛味、秋季相关。
- 上角与太角,对应谷物麻、牲畜犬、果实李,与足厥阴经、肝脏、青色、酸味、春季相关。
- 上徵与右徵,对应谷物麦、牲畜羊、果实杏,与手少阴经、心脏、红色、苦味、夏季相关。
五音与经络的进一步对应关系:
- 太宫与上角,对应右足阳明经的上部。
- 左角与太角,对应左足阳明经的上部。
- 少羽与太羽,对应右足太阳经的下部。
- 左商与右商,对应左手阳明经的上部。
- 加宫与太宫,对应左足少阳经的上部。
- 质判与太宫,对应左手太阳经的下部。
- 判角与太角,对应左足少阳经的下部。
- 太羽与太角,对应右足太阳经的上部。
- 太角与太宫,对应右足少阳经的上部。
- 太宫与上角,对应右足阳明经的上部。
五音的分类:
- 徵音:右徵、少徵、质徵、上徵、判徵。
- 角音:右角、釱角、上角、太角、判角。
- 商音:右商、少商、釱商、上商、左商。
- 宫音:少宫、上宫、太宫、加宫、左角宫。
- 羽音:众羽、桎羽、上羽、太羽、少羽。
- 徵音:右徵、少徵、质徵、上徵、判徵。
关于男女须发生长的讨论:
- 黄帝问:女性没有胡须,是因为没有血气吗?
- 岐伯答:冲脉和任脉都起源于胞中,向上循行于背部,是经络之海。其浮于体表的部分,沿着腹部右侧上行,汇聚于咽喉,分支并连接唇口。血气旺盛则皮肤充盈、肌肉温暖,血特别旺盛则渗入皮肤,生长毫毛。女性天生气有余而血不足,因为她们经常失血,冲任之脉不能滋养口唇,所以不生胡须。
- 黄帝问:有的男性生殖器受伤,阴气断绝,功能丧失,但胡须仍在,这是为什么?而宦官却失去胡须,原因何在?
- 岐伯答:宦官去除了宗筋,损伤了冲脉,血液流失无法恢复,皮肤内部结滞,唇口内部失去滋养,所以不生胡须。
- 黄帝问:有的人天生没有胡须,既未受伤,也未失血,为何不生胡须?
- 岐伯答:这是先天不足,冲任之脉不旺盛,宗筋未发育完全,有气无血,唇口得不到滋养,所以不生胡须。
- 黄帝问:女性没有胡须,是因为没有血气吗?
关于气血与外貌的观察:
- 黄帝赞叹圣人对万物的洞察,如日月的光影、鼓声的回响,听到声音就能知道形状。圣人通过观察人的颜色,黄赤色的人多热气,青白色的人少热气,黑色的人多血少气。眉毛浓密的人太阳经多血,胡须浓密的人少阳经多血,胡须美丽的人阳明经多血。这是自然的规律。
- 黄帝赞叹圣人对万物的洞察,如日月的光影、鼓声的回响,听到声音就能知道形状。圣人通过观察人的颜色,黄赤色的人多热气,青白色的人少热气,黑色的人多血少气。眉毛浓密的人太阳经多血,胡须浓密的人少阳经多血,胡须美丽的人阳明经多血。这是自然的规律。
经络气血的常态:
- 太阳经通常多血少气,少阳经通常多气少血,阳明经通常多血多气,厥阴经通常多气少血,少阴经通常多血少气,太阴经通常多血少气。这是自然的规律。
- 太阳经通常多血少气,少阳经通常多气少血,阳明经通常多血多气,厥阴经通常多气少血,少阴经通常多血少气,太阴经通常多血少气。这是自然的规律。
解释:
五音与经络、脏腑的关系:
- 五音(徵、羽、宫、商、角)与五行(火、水、土、金、木)相对应,并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这种理论反映了古代中医通过声音、五行、经络等整体观察人体的方法。
- 五音(徵、羽、宫、商、角)与五行(火、水、土、金、木)相对应,并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这种理论反映了古代中医通过声音、五行、经络等整体观察人体的方法。
冲脉、任脉与须发生长:
- 冲脉和任脉是调节气血的重要经络,与生殖功能和体毛生长密切相关。女性因生理特点(如月经失血)导致血不足,冲任之脉无法滋养口唇,所以不生胡须。男性生殖器受伤或宦官去势,会影响冲脉气血,导致胡须不生。
- 冲脉和任脉是调节气血的重要经络,与生殖功能和体毛生长密切相关。女性因生理特点(如月经失血)导致血不足,冲任之脉无法滋养口唇,所以不生胡须。男性生殖器受伤或宦官去势,会影响冲脉气血,导致胡须不生。
气血与外貌的关系:
- 中医认为气血的盛衰可以通过外貌特征(如肤色、须发)来判断。例如,黄赤色的人多热气,说明阳气旺盛;胡须浓密的人少阳经多血,说明气血充盈。
- 中医认为气血的盛衰可以通过外貌特征(如肤色、须发)来判断。例如,黄赤色的人多热气,说明阳气旺盛;胡须浓密的人少阳经多血,说明气血充盈。
经络气血的常态:
- 不同经络的气血分布有其自然规律,如太阳经多血少气,阳明经多血多气等。这些规律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不同经络的气血分布有其自然规律,如太阳经多血少气,阳明经多血多气等。这些规律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段内容体现了《黄帝内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整体观和自然观,强调了经络、气血、五行等理论在中医中的核心地位。